一、民盟中山市委会基本情况
中山民盟是中山民主党派中历史最长、成员最多的地方组织。1946年已有盟员在中山活动,1948年,民盟中山分部成立,并于1950年召开第一次盟员大会。1952-1954年,进行组织整顿。1955年,召开第二次盟员大会,易名为民盟石岐市委员会。1958年召开第三次盟员大会,因石岐市与中山县合并,民盟石岐市委员会易名为民盟中山县委员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民盟组织停止活动,至1979年恢复活动。1980、1984、1988、1992、1997、2001、2006、2011、2016、2021年分别召开了民盟中山市委会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第十三次盟员(代表)大会。截至2025年1月,我市民盟支部共有21个,盟员408人,所属界别主要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机关团体等;有市人大代表3人(其中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15人(其中常委2人)。历任主任委员为苏翰彦、黄华健、林昆、邓建珍、马志刚、赵晷湘;现任盟市委主委黄振球,副主委赵湘、苏荣昌、张舒广。
【概况】 民盟中山市委会班子在民盟广东省委和中共中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共中山市委统战部的支持帮助下,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带领全市广大盟员践行使命担当,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山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2024年,民盟中山市委会新增支部1个,下设共有21个基层支部,2024年发展了17名政治素养过硬、知识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中青年同志加入民盟,平均年龄不足40岁,其中有9人为硕士研究生及博士学历,有3人为副高职称。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市民盟支部共有21个,盟员408人,平均年龄55.52岁,本科以上学历超85%,具备中高级职称超85%。盟员所属界别主要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机关团体等;有市人大代表3人(其中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15人(其中常委2人)。年内,围绕?方面开展调研,形成??主题等报告?份;完成重点课题《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以及领衔开展市各民主党派第十次联合调研《以“数”谋“新”,“数实融合”加快发展中山新质生产力》2个;2024年市两会期间提交涵盖关乡村振兴、产业经济、科技教育、文旅融合等方面等内容的集体提案8项,盟员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提交个人建议和个人提案25件,其中市人大代表、盟市委原主委赵晷湘作为领衔人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聚焦“强、美、治”目标 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议案》,该议案被确定为本次大会“一号议案”;民盟市委会《关于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强化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被评为优秀提案。莫祥德被评为2023年履职优秀委员。
【思想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好思想引领“方向舵”。
一是健全思想建设体制。民盟市委会矢志不渝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深化新时代思想理论的学习与运用。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确立为至关重要的政治使命,结合民盟广东省委和中共中山市委的具体工作要求,引领全体盟员深入钻研,汇聚共识,勇于开拓,为盟组织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市委会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开展研读工作,并深入基层支部,开展多场学习宣讲活动。注重发挥引领示范效能,积极创新学习形式,着重提升“关键少数”成员的政治站位与理论水平,确保他们在引领盟员队伍中发挥表率作用,共同推动理论学习走向深入。全年,民盟市委会累计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含扩大)会议集中学习达15次,有力带动基层支部自行组织学习活动超40次。同时,积极发动盟员结合学习感悟,精心撰写了40余篇高质量的学习心得体会,并在中山民盟官网的“中山民盟学堂”专栏予以发布。这一系列举措,成功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极大地推动了盟内学习分享与交流活动的广泛开展,有效促进了学习成果向实际工作效能的深度转化。
三是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将深化和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作为年度工作的核心驱动力,精心策划一系列线上线下融合的理论学习交流活动,有效激发了盟员的政治热情与责任感。全年累计开展主题教育辅导报告、专题学习研讨座谈等活动近30场,参与学习的盟员达800人次。同时,在民盟网站开设主题教育专题专栏,发布相关稿件近100篇,将党史盟史学习教育与履职尽责紧密结合,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实现线上线下学习教育协同推进,专委会、支部及盟员学习教育全覆盖。在民盟省委会隆重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活动中,民盟市委会精心筹备、积极动员,圆满完成了《同心颂祖国 奋进新时代》庆祝视频的拍摄任务。该视频得到民盟省委会的高度认可并被采纳使用,随后在基层支部中迅速传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盟员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力营造了爱国爱党的浓厚氛围。
【参政议政】参政议政勇担当,把握民生福祉“领航标”。
一是定立场,明确参政议政方向。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此指引下,民盟市委会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紧跟全市上下同心拼经济步伐,聚焦数字贸易发展,开展《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课题调研。为获取全面且详实的一手资料,先后奔赴浙江、湖北、湖南开展专题调研。经过深入研究与分析,提出了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发展、发展壮大数字贸易市场主体、构建多元化跨境电商政策支持体系、持续完善跨境电商行业生态、优化数字贸易发展营商环境等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并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作为市委会重点集体提案提交至今年市政协全会,为推动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二是强责任,确保参政议政质量。民盟市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对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着力建设参政议政智库,以此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与水平,有力带动提案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发动盟员踊跃向民盟中央、民盟省委会报送多篇论坛征文和社情民意信息,凭借出色的工作成果,荣获2024年“民盟广东省参政议政工作优秀成果奖”以及“民盟广东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三等奖”。在2024年中山市“两会”期间,民盟市委会共提交了32件高质量建议与提案,其中集体提案8件,这些提案紧扣社会经济发展和热点难点问题,多项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引发广泛社会反响。
三是促沟通,提升参政议政效能。市委会领导班子带领广大盟员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政协及有关职能部门举办的各类活动,包括民主协商会、专项民主监督、情况通报会、立法论证和征求意见座谈会以及政务交流活动等,全年累计参与40余场,围绕我市“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等中心工作,提出众多具有针对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及专题报告,为参政议政工作筑牢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指导各支部开展课题调研共计20个,内容广泛涵盖“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产业经济、科技教育、文旅融合、交通规划等多个领域,全方位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
【组织建设】 筑基固本强担当,引领组织建设“新航向”。一是健全工作机制,赋能队伍建设。民盟市委会严格对标“四新”“三好”总要求,坚持人才兴盟理念,持续优化盟员年龄与知识结构。高度重视新盟员培养,积极吸纳新盟员投身盟务工作,为组织注入活力,完善人才梯队。
二是深入开展调研,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主题教育和纪律学习教育,民盟市委会持续开展“深调研、听意见”走访活动,全年对15个基层支部近200个盟员所在的近40个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通过广泛收集意见与建议,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从多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了解盟员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等情况,主动争取盟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对民盟工作的支持与协助,同时积极引导广大盟员深入了解并支持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凝聚共识,共同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三是加强廉政教育,筑牢自律防线。民盟市委会始终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于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等均通过集体讨论决定,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以纪律学习教育活动契机,民盟市委会以中国共产党为师,采取多种举措开展纪律学习教育。通过强化警示教育,引导盟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先后组织集中专题学习5场次,开展现场教学活动8场次,举办各类警示教育活动3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1场次,向市委委员、各专委会、各基层支部以及公职盟员派发学习资料共计350余份,覆盖盟员550余人次,圆满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社会服务】 聚焦民生解难题,点亮社会服务“新灯塔”。
一是系好“黄丝带”,助力帮教促新生。民盟市委会始终践行“立盟为公,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以社会服务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扩大民盟组织影响,增强盟员社会责任感,传承民盟精神。2024年,民盟市委会扎实有效推进“黄丝带帮教”工作走深走实,先后在中山市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教育基地、中山市戒毒所成功设立“黄丝带帮教”基地。同时,精心组建法律援助、医疗义诊、技能培训等志愿者队伍开展帮教工作。全年累计组织律师、心理专家进广州监狱、番禺监狱以及社区矫正中心等各类帮教活动达11次。此外,以市一级基地为辐射,不断拓展帮扶的广度与深度,积极发动基层支部组建志愿者队,2024年4月份,成功建立起了首个由基层支部与镇街司法部门合作共建的“黄丝带帮教”基地,深入镇街打造特色品牌,为民盟中央与司法部开展的“黄丝带帮教”工作在基层扩展并深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落实粤宁合作,开展精准帮扶。2024年,民盟市委会积极落实《民盟粤宁合作框架协议书》,主动协调中山爱兰基金,两次组织队伍前往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的乡镇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在此基础上,向平罗县的38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捐赠善款,总额达30万元,惠及在读学生198人,切实将帮扶工作做到精准有效。
三是发挥专业优势,全力打造服务品牌。民盟市委会充分发挥盟内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类义诊、助学助残、服务集市等活动,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和关爱。借助民盟广东省委会在医科大学界的优势力量,联合民盟广州中医药大学委员会开展了助力“百千万工程”下乡义诊活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内容,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努力打造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中山民盟社会服务特色品牌。此外,持续踊跃参与中山市党外人士“同心·公益周末”“智助博爱”“新春服务集市”“暑假夏令营”“630乡村振兴”“送教入村”等系列活动,累计开展法律咨询、健康义诊、保健咨询、书写挥春等服务活动近11次,服务群众达1600余人。
四是切实履职尽责,守护绿水青山。全市各级民盟组织积极助力工改、治水攻坚战,共有4位盟员直接参与到工改治水工作一线。各支部围绕工改治水开展专题调研超10场次,提出不少有建设性的建议意见并部分转化为政协提案。另外,基层支部盟员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我为中山种棵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超30场次,助力绿美中山建设,充分彰显民盟的使命和担当。
近年来,民盟中山市委会多次荣获民盟中央授予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宣传工作创新奖”、“庆祝民盟80周年微视频宣传工作优秀集体”等荣誉称号;被民盟广东省委授予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组织发展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全盟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努力为中山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作出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民盟中山市委员会第十三届委员会情况
主委:
黄振球 珠海市副市长
副主委:
赵 湘 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市政协常委
苏荣昌 民盟中山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市人大常委
张舒广(女) 中山市广教医药教育培训中心校长、市政协常委
委员:
王桂芳(女) 中山纪念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刘秋庚 中山市实验中学教务处副主任
刘 彬 中山市华侨中学历史科组长
余小川(女) 中山市沙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杨健君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
邹瑞鑫 中山市第一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陈燕梨(女) 中山市博爱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林兴德 民盟中山市委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黄万新 中山市小榄镇华侨中学德育主任
魏 玮(女) 中山市杨仙逸中学副校长
(按姓氏笔划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