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要闻动态 > 民盟动态  >  【两会民盟声音】民盟市委会:大力推进市体校高质量发展, 助力完善我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
【两会民盟声音】民盟市委会:大力推进市体校高质量发展, 助力完善我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

发表时间:2025-03-05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550

在当今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竞技体育作为展示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的关键窗口,其影响力不容小觑。中山市竞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市体校”)对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市体校作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已累计向国家队、省队输送运动员479人。包括“亚洲飞人”苏炳添和跳水冠军陈艺文。他们在国际赛场上凭借“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为国家赢得荣誉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山的城市形象与知名度。

因此,推进市体校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对持续巩固并进一步提升中山市竞技体育的城市影响力、推动中山市竞技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市体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教练员配备不足、资金保障有待提高、基层训练网点不成体系、奖励办法和引才政策有待优化、数字化信息交流共享缺失、办队模式待创新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实际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已制约我市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教练员引进与培养政策

制定并出台针对性政策与措施,赋予学校根据各专业特色招聘引进教练员的自主权。同时,为留住人才,优先录用中山市退役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充实教练员队伍。积极组织各类培训、进修活动,提升教练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

(二)设立体彩公益金专项扶持

建立体彩公益金支持市体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科学合理界定体彩公益金专项扶持市体校发展的使用范围, 利用体彩公益金设立专项奖学金和助学金,分别面向市体校学生以及输送至国家队、省队的优秀运动员。

(三)深化市体校与各镇街的合作培养模式

运用体彩公益金组建一支由市体校统一招聘和管理的业余体校教练员队伍,优先吸纳中山市优秀退役运动员,将其下派至各镇街专业对口的传统项目学校,开展科学、系统的专项训练。充分发挥各镇街基层体校的生源优势,尽早发现体育苗子并进行系统培养。

(四)优化竞技体育奖励机制

优化调整现行奖励办法,尤其要加大对输送优秀体育人才以及在省级及以上赛事中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的奖励力度,突出对人才培养输送和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的激励作用,推动中山市竞技体育事业迈向新台阶。

(五)搭建全市竞技体育信息平台

构建数字化体育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级运动员、教练员、各类赛事、训练等多方面数据,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流通。运用数据分析挖掘技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为科学训练、人才选拔、赛事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

(六)探索创新联合办队模式

由市教体局牵头,整合各直属学校、各镇街学校的资源,统筹做好运动员学籍管理工作,全力推动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制定联合办队的政策法规、发展规划,并加强监督管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联合办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文章分类: 民盟动态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