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自身建设 > 思想建设  >  聚焦两会|民盟中山市委会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三)
聚焦两会|民盟中山市委会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三)

发表时间:2025-03-12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314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在我市各界引发热烈反响。民盟市委会迅速组织盟员通过多种形式关注大会盛况,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并围绕诸多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积极为中山发展建言献策。

民盟中山市委会委员、市博爱医院药学部主任 陈燕梨: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民生与发展,作为博爱医院的民盟盟员,我们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报告中对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视,如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等内容,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方向。这与民盟长期关注医疗卫生事业,致力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理念高度契合。我们盟员在日常工作中,深刻体会到基层医疗的重要性和挑战,报告中的举措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民盟作为参政党,参政议政是重要职责。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岗位,深入调研医疗行业的痛点和难点。例如,针对患者就医体验不佳、医疗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积极收集社情民意,通过提案、建议案等形式,为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建言献策。同时,发挥民盟的人才优势,加强与其他界别盟员的合作,整合资源,共同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

民盟中山市委会委员、小榄华侨中学德育主任 黄万新:

政府工作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有利于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构建教育新格局的重要主题,这一教育工作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理念的深化和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追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专门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待遇保障。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领性。

民盟中山市委会委员、沙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余小川: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目标引发广泛共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为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了根本遵循。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将社会服务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教育帮扶、医疗支援、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践行“国之大者”。

民盟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奔走国是,关注民生”为己任。“烛光行动”“明德讲堂”等品牌活动凝聚了无数盟员的力量。今年两会期间,多位民盟代表委员围绕“社区养老”“课后服务”“乡村教师培训”等议题建言献策,体现了民主党派对社会痛点的精准把握。作为基层盟员,我深刻认识到:社会服务不仅是责任,更是情怀。只有深入一线调研、倾听群众呼声,才能让服务真正落地生根。

民盟中山市委会委员、市杨仙逸中学副校长 魏玮:

今年两会期间,不少委员、代表都将目光聚焦到了教育改革方面,提出了不少创新实在的建议和意见。特别是民盟中央提出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职业本科招生改革以及“新工科”人才培养等提案不仅切中了当前教育发展的关键痛点,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我认为,数字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而职业本科招生改革和“新工科”人才培养则是为了适应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同时,我也将积极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教育问题,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民盟中山市委会委员、中山纪念中学办公室主任 王桂芳:

民盟纪中支部是全部由中学教师组建的基层支部,我们始终关注教育领域的发展。在全国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学教育相关议题备受瞩目。

两会对中学教育提出要巩固“双减”成果,持续优化基础教育生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等。这些政策切中当下中学教育痛点,“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应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引入更多社会资源,如艺术、科技、体育等领域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机会;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以适应思政课一体化及素质教育需求;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通过学习两会中学教育相关内容,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我将立足自身岗位,积极践行两会精神,为中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盟中山市启发中学支部主委、启发中学教务处主任、市政协委员 莫祥德: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作为基础教育一线工作者,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关注会议盛况,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部署倍感振奋。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为教学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基层教师,我们深刻感受到教育改革的迫切性。近年来,“双减” 政策的推进让课堂效率与作业质量成为关注焦点。我校数学组正在推行“问题驱动式学习”,通过开发“生活数学”“数学建模”课程,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实践探索,既提升了学生兴趣,也强化了核心素养培养。

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这对教师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在尝试利用几何画板、AI作业诊断工具优化教学的同时,也意识到需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技术。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李言荣所言,基础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创新思维,避免过度依赖技术。

学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的核心命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们更感责任重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身心成长的良好环境。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政策支持,如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建立区域资源共享平台,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站在 “十四五” 收官与 “十五五” 开局的交汇点,政府工作报告为教育强国建设擘画了蓝图。作为初中教师,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扎根课堂、创新实践,在减负增效中提升育人质量,为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所言:“愿每个孩子眼里有光,脸上有笑,成为全面发展的‘六好’少年。”

民盟中山市青工委副主任、中山开放大学终身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 屈小雨:

今年全国两会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当前,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已成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聚焦以下工作:一是加强优质教育供给。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二是推进重点人群教育。重点关注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助力他们更好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帮助长者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三是建设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加强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全民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环境。

文章分类: 思想建设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