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在我市各界引发热烈反响。民盟市委会迅速组织盟员通过多种形式关注大会盛况,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并围绕诸多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积极为中山发展建言献策。
民盟中山市委会委员、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副教授、市政协委员 杨健君:
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县中振兴计划,中山市虽无县级行政区,但仍应积极响应,加速教育现代化。在基础教育层面,需扩优提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及城乡一体化,尤其要强化普通高中建设,确保教育公平与质量。同时,紧跟国家步伐,筹备资源,大力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以提升教学效率,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创新能力。
中山市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政府引领、全社会共同努力,坚持教育优先,强化基础教育、数字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山市乃至国家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民盟中山市委会委员、市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 刘秋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我理解的师德就是不做不该做的事,做应该要做的事,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坚守是最好的师德。一方面:老师对学生要有“德”,每个教师都应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自己的责任与追求,并把这种责任落实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与管理中去。另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有“德”,要做到“三我”:一是教师要有甘当绿叶的“大我”胸怀,欣赏比自己牛的人;二是学校行政要有为民服务的“小我”情怀,乐于为教师成长保驾护航;三是教师要有上下求索的“忘我”境怀,乐于矢志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近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旨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努力实现师德不失德,师风能成风,师范更示范,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恩师、明师、导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
民盟中山市科技一支部主委、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分公司重要客户部经理、市政协委员 王艳兰:
随着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多项重要举措,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战略部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盟员,我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促进创新创业的内容深感认同。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上的强调,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福祉的关切。民盟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参政党,我们长期关注社会各阶层的需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大对基层医疗和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呼吁的方向。这不仅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此外,报告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也让我深感振奋。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一员,我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国家战略支持下,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总的来说,作为民盟盟员,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在参政议政方面,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盟中山市社情民意信息工委会主任、北京盈科(中山)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 王春刚:
今年全国两会提出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履职尽责,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制度机制。政府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厉行法治、依法办事,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律师队伍是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律师,我将不断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的宗旨,持续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司法部党组对律师提出的五点希望。在案件办理中积极做到专业、尽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律师本职工作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民盟中山市青工委主任、市政府办公室副科长 黄淑琳: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布局的关键节点上,全国两会聚焦民生福祉和发展新动能,为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报告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近期DeepSeek火热“出圈”,掀起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热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6G、量子科技等与新质生产力的新词。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中山,产业基础雄厚、制造业配套完善,我们要抓住时代风口,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建设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的契机,运用好新技术、新模式,加力提速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与产品附加值,实现“老树发新芽” ,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盟中山市参政党理论研究会副主任、直属支部副主委、市技师学院教师 黄金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等内容,本人建议:一要转变观念,提早介入对公民职业理想教育。一方面,公益广告、新闻媒体等要积极宣传,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应主动向社会开放,与在地的镇街、社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等合作结对,增进互动。通过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亲子活动等参与公民职业理想教育,激发广大公民尤其是青少(幼)年群体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理想。二要与时俱进,善用政策窗口期升格办学层次。对政策加以深研和预判,先在职业教育、技工教育体系中甄选底子好、实力足、优势强的院校,集中“火力”、倾斜资源,助力其升格办学层次,力争成功形成输出案例和行业标杆,并在整体上摸清全市职业教育、技工教育的家底,做好各体系升格办学的孵化梯队等的长、中期规划(对符合条件的院校做到成熟一家、孵化一家、升格一家,对暂不符合条件的院校也要助力其补齐短板)。三要抱团发展,让职普融通形成协同共生局面。这里的“抱团发展”应既包括职业教育、技工教育两个体系内部的“抱团”,还包括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两个体系的交叉“抱团”。既有标杆引领,又有传帮带教。努力做到整合资源、有无互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生共融、多元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