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邹加怡介绍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与成就,并答记者问。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张敬安、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工作局局长桑福华。发布会由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主持。
首先,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邹加怡分别介绍了有关情况——
陈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上个月底,7月29-30日,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召开了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这次会议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十二个必须”,其中就包括了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顺应新时代,取得新发展,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彰显出独特优势,也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顶层设计更加明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纳入党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提出要推动多党合作展现新气象,思想共识取得新提高,履职尽责展现新作为。各民主党派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系统回答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多党合作制度、怎样坚持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等重大问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方向明确,已经成为行稳致远的好制度。
二是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框架体系更加健全。围绕着做好政治协商工作、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等问题,党中央研究制定专门的党内法规和多部重要文件,并支持、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就组织发展、领导班子建设、内部监督等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宪法为基础、以党内法规和文件为主体、以相关配套政策为辅助的制度框架体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运转良好,已经成为系统完备的好制度。
三是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共识更加巩固。我们支持各民主党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等系列主题教育,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等重大节点,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弘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不惧风险挑战,始终团结奋斗,合力画出最大同心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凝聚共识的好制度。
四是十年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发挥更加充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履行职责,围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课题提出真知灼见,围绕脱贫攻坚、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认真开展民主监督,彰显了特色优势,贡献了智慧力量,很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国共产党发挥着坚强领导作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集智聚力,已经成为独具魅力的好制度。
综上所述,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独具特色的全新的政党政治模式。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底蕴的好制度,将会展现更加超凡的制度优势,迈出更加坚实的发展步伐!谢谢大家。
邹加怡: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我很高兴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工作的新作为和新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推进人民政协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2019年召开了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推动人民政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人民政协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着力重点,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人民政协理论。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阐明了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是政协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人民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努力使政协更好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二是有效服务国家治理,推进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实践创新。专门协商机构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职能定位的新内涵。十三届全国政协将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十年来,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召开18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0次专题协商会、14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16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51次专家协商会,协商方式和平台载体不断创新完善。双周协商座谈会是十二届全国政协创设的,主要是大大增加了协商频次,使得一些重要议题能够及时充分进行协商。十三届全国政协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创设了远程协商会和专家协商会,进一步拓展了协商的深度和广度。远程协商会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把协商从空间上延伸到企业、校园、社区、村寨等等。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协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视频直接连线了青藏高原现场,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一目了然。专家协商会针对一些重大复杂问题进行范围比较小的前瞻性研究,邀请一些委员和专家就一个问题反复深度讨论,可能不是开一次会,是开多次会,通过深度协商,为党和政府决策提出真知灼见。这几种协商形式已经成为全国政协协商议政的重要工作品牌。同时,人民政协发挥协商式监督特色优势,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开展民主监督。
三是完善工作制度机制,促进人民政协制度创新。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政协章程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人民政协的指导思想,强化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十年来,全国政协深入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等,研究制定协商工作规则等百余项工作制度,构建了以政协章程为基础,以协商制度为主干,覆盖政协工作各个方面的制度体系。最近,我们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不久前刚刚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制度建设。
四是广泛深入凝聚共识,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全国政协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健全从党内到党外、从委员到界别群众的凝聚共识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注重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引领共识,深入开展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结合实际开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争取更大光荣”主题活动。注重在协商中凝聚共识,把增进共识融入视察考察、调查研究、协商会议等履职活动中,强化互动交流。注重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中增进共识,创设与委员谈心谈话等制度和面向全体委员的读书平台,连续3年组织覆盖34个界别的委员专题视察。注重面向社会传播共识,创设委员讲堂、委员宣讲团等形式载体,积极宣传政策、解疑释惑。
以上是我的介绍,谢谢大家。
发布会解答了哪些大家关心的问题?一起来看——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记者:
今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能不能请各位嘉宾给我们介绍一下发布这个《条例》的目的和这个《条例》的主要内容?另外,再请各位嘉宾介绍一下这个《条例》将对多党合作带来怎样的影响?人民政协如何按照《条例》要求组织开展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工作?
陈旭:
感谢您的提问,我先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首先,要说一说什么是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以及其他重要事项开展的协商。因此,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党对政治协商工作的领导,提高政治协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好爱国统一战线。今年6月份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政治协商工作作出了全面的规范。内容上《条例》共八章31条,第一章是总则,共5条,主要是明确《条例》制定的目的和依据,政治协商的定义和地位作用、基本方式,政治协商工作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等。第二章是组织领导和职责,共4条,主要是明确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以及统战部、政协党组在政治协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第三章是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对象,共4条,主要是规范政治协商的一些实体性内容。第四至七章分别是政治协商的活动筹备、活动开展、成果运用和反馈、保障机制,共16条,主要是规范政治协商的程序性内容。第八章是附则,共2条,主要就《条例》的最终解释权和施行日期作出规定。
《条例》是党中央专门规范政治协商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政治协商工作的基本遵循。关于《条例》对多党合作的作用和影响,《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加强党对政治协商工作的领导,提高政治协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更好发挥多党合作作用,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党外人士咨政建言、凝聚共识、发挥才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大概就说这些,谢谢。
邹加怡:
我来回答您提出的第二部分的问题,就是如何开展人民政协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政党协商和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是政治协商的两种基本方式。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开展的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多次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全国政协的联组会,同委员们共商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譬如说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还有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这样一些论述,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共商国是的时候提出来的,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实践的一个生动体现。人民政协高度重视《条例》的学习贯彻工作,认真履行《条例》规定的职责,按照《条例》要求的程序和方式来组织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政治协商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更好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一是认真落实年度协商计划。围绕国家方针政策和地方的重要举措,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重要问题,围绕有关统一战线的重要问题等等,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年度协商议题安排,形成年度协商计划草案,报党委常委会会议确定之后,按照程序审议通过后实施。
二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创新调查形式,改进调研方法,积极推进专题调研、联合调研、视频调研、自主调研、委托调研等,深化调研成果,为高质量开展政治协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有效运用协商形式。把握政协全体会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协商座谈会等不同协商形式的特点,按照形式和内容相匹配的要求,采取相应方式,优化组织方式,提升政治协商效能。
四是着力凝聚和增进共识。就是要真协商,深入互动交流,更好深化认识、增进共识、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把各方面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五是做好成果运用和反馈工作。及时梳理形成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活动成果,促进成果转化运用,为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参考。
谢谢。
天目新闻记者: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对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配备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提出了要求,请问目前配备党外干部的情况如何?他们真的有职有权吗?谢谢。
陈旭:
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各级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配备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来加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制度安排。我们党坚持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真诚合作,支持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中的党外干部积极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作用。目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部委办、直属局担任领导职务的有19人,比如:黄润秋,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是在国务院组成部门担任正职的党外干部;陶凯元,现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甘霖,现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反垄断局局长;高鸿钧,无党派人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他们都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履行所承担的职责,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截止到2021年6月,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担任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的党外干部共有29人,担任地市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有380人;担任省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副院长、副检察长的有45人,担任地市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和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的有345人。他们对分管的工作按照相关规定享有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党外干部真正做到了有职有责有权。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