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自身建设 > 民盟学堂  >  【盟市委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王萍:切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盟市委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王萍:切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发表时间:2022-10-31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9857

  10月16日,举国期盼、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民盟中山市委会开展集中收看中共二十大开幕会直播活动,广泛号召全市盟员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热潮。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在盟内引发热烈反响。  

网站动图 学习二十大.gif

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中共二十大报告学习心得

民盟中山市第一中学支部  王萍


   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举行。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提出并明确了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共二十大报告一共有15个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第五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相互作用规律的深刻揭示,亦是中国共产党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推动我国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在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战略性、根本性、历史性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由此可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任务和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会议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一并统筹部署,继续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思想,突出了教育是民生更是国计的中心思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我国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的建设步伐,不仅关乎人民生活幸福,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因此,作为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学习了中共二十大会议精神之后倍感欢欣鼓舞,更应明确目标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落实、积极完成党和国家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和时代重任。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党领导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对这一根本问题的科学回答,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党和国家对全体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理解并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呢?

   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精神意蕴

   首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坚守一个理想信念,就是我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新道路。

   其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坚持一个根本任务,就是我国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持续奋斗。

   再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坚持促进融合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协同发力、整体联动,才能全面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在科学发展上还面临着原始创新不足的难题,要想突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挑战,必须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战略性科技人才,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同时也为国家培养大量能够肩负起国家建设、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如何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

   教育工作者如何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

   首先,我们要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优秀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学识和专业素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关心并热爱每一个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彰显我们教育人的精神、意志和力量。

   其次,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学习并积极投身于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浪潮中去,并且在转变传统的育人方式上下功夫。教师需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积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和最新的课程知识,创新教学方式,形成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风格,方能抵达“以教师之德育学生之德,以教师之学育学生之学”的理想境界。

   再次,教育工作者要在推进教育数字化、信息化,全面推进“数字化”未来学校教育上下功夫。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我们的学校教育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率先投入终身学习的浪潮中去,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向教育领域的转移,将所学所得知识和技能全面应用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千千万万微小的“我们”的力量来推动未来我国教育形态的深刻变革,托举起千千万万中华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还有,教育工作者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上下功夫。教师应从思想上放下己见,接纳家长、社区成为学校管理与发展的伙伴,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校社合作的优势,明确自己在协同育人中的权利和职责,与家长、社区分工合作,提高家校合作的频率与质量。教师要从行动上摒弃“单打独斗”的陈旧做法,跳出“小我”的精神境界,学会与同事、家长、社区合作,集思广益,以“大教育观”和“整体思维”去精诚合作,使得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教育目的实现最优化。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深刻学习、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并且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努力朝着“大国良师”的理想目标不断前行、奋斗。


文章分类: 民盟学堂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