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  赵晷湘:用“全域中山”理念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赵晷湘:用“全域中山”理念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发表时间:2012-09-10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373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管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赵晷湘

20130814012231_87483.jpg

 

  加强镇区经济合作,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市场来主导资源分配,消除以往按照行政区域来重复配置资源、浪费资源的现象

 

  产业转型升级,是加快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也是未来中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大力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当务之急是要着力突破中山产业转型升级瓶颈。众所周知,产业转型升级必须有项目、特别是大项目的支撑,而项目的落地又必须有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做基础。近年来,我市一些镇区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曾先后遇到了有项目没资源(如土地),或有资源没项目的双重瓶颈(资源瓶颈与项目瓶颈)。要顺利突破这种尴尬的双重瓶颈,当务之急就是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树立“全域中山”理念。

 

  “全域”理念是人们在区域发展和资源配置上所追求的最佳目标,与此相应,“全域中山”理念是我们在中山区域发展和资源配置上所追求的最佳目标,它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把中山1800平方公里的区域一概作为现代化城市来统一规划和建设。很明显,只有树立“全域中山”的理念,我们才能实行区域统一规划,实现项目、产业、土地、空间的统一部署,从而在中山实现真正意义的同城化,实现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化发展。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树立“全域中山”理念,关键就是要站在全市统一的高度,对土地、电力、扶持资金等重要资源在全市进行统筹配置;就是要破除行政壁垒,努力推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争取在更大的时空坐标上制定中山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镇区经济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取向

  用“全域中山”理念引领和助推中山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突破行政区域的藩篱,大力加强镇区经济合作。事实上,目前中山已有少部分镇区正在开展经济合作,如开发区与南朗、南头与阜沙两个经济协作区的建立。但相对中山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而言,中山目前的镇区经济合作仍存在合作范围小、合作力度低、合作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明确镇区经济合作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从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来谋划中山开展镇区经济合作的战略取向。

  加强镇区经济合作,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市场来主导资源分配,消除以往按照行政区域来重复配置资源、浪费资源的现象。基于此,中山镇区经济合作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促进中山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充分发挥各镇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按照“共享、共赢、错位、互补”的原则,统筹整合市域资源,形成各镇区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的局面。与此相应,中山镇区经济合作的基本取向主要应该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毗邻镇区基于地缘相近而进行的合作。

  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产业空间转移成本相对较低,毗邻镇区经济合作有一定的先天优势。目前,这种合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镇区通过延伸产业链,扩散其经济能量,从而带动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毗邻镇区的经济发展。如古镇与横栏在灯饰产业方面的合作,火炬开发区和南朗镇在健康医药产业方面的合作等。

  二、因产业协调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合作。

  一个地区产业能否协调发展,是该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电子商务、咨询策划、金融保险和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力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强力推进。因此,中山目前最典型的因产业协调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合作,就是火炬、小榄、东凤、古镇、南头等制造业强镇区与东区、石岐区等服务业强镇区的合作。

  三、因产业集群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合作。

  产业集群作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由于它能够充分发挥产业关联和协调效应,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因而对优化地区产业布局,进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山虽然在培育产业集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形成了有一定影响的产业集群,如家电产业集群、五金产业集群,但由于缺乏不同镇区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市产业集群仍处在初级阶段。毋庸置疑,要提高我市产业集群竞争力,最现实的选择就是要让更多的镇区共同参与,通过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集群来促使中山产业集群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提高我市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最终目的。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东凤、南头、阜沙三镇的共同参与来提高我市现有家电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也可以通过沙溪、大涌、三乡三镇的共同参与来提高我市现有红木家具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甚至还可以通过南朗、民众、三乡、神湾、五桂山等镇区的共同参与来培育我市迄今还没有形成的旅游产业集群等。

 

 

 

  ■强化政府对镇区经济合作的引导与支持

 

 

 

  镇区经济合作,不是一个简单的镇区经济行为,而是一个事关中山产业布局是否合理、产业转型升级是否顺利推进的全市域经济行为。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市域角度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动力,激发镇区参与经济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政府角度看,主要是在宏观上把握镇区经济合作的战略方向,及时出台引导与支持镇区经济合作的相关政策,努力营造推进镇区经济合作的良好氛围。当务之急是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要及时出台引导与支持镇区经济合作的相关政策。

  镇区经济合作,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市政府应根据目前中山镇区经济合作的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引导与支持镇区经济合作的相关政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切实从用地、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建设、跨区域协作重大项目立项与合作建设等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与支持镇区开展经济合作。

  二是要加强对镇区经济合作的组织领导。

  镇区经济合作作为全市域经济行为,客观上要求突破行政区域的藩篱,从全市的角度一盘棋考虑,做好产业布局和规划。因此,要确保镇区经济合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切实加强镇区经济合作的组织领导。建议市政府设立镇区经济合作协调机构(如“镇区经济合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在镇区经济合作过程中出现的GDP 考核、税费分配、管理权责等方面的利益矛盾,以统筹镇区经济合作的开展。

  三是要尽快设立镇区经济合作的示范区。

  镇区经济合作,作为一种全新的市域经济行为,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摸索和思考。因此,尽快设立镇区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对于我们准确把握镇区经济合作的具体模式、增强相关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疑具有非常凸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建议市政府高度关注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开发区与南朗、南头与阜沙两个经济协作区,并挑选其中之一作为全市镇区经济合作的示范区,着力从体制环境、资源整合、政策措施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与引导。

  四是要尽快制定镇区经济合作发展规划。

  加强镇区经济合作,必须有一个全市性的发展规划作指引。市政府应在详细调查研究、从而充分掌握各镇区资源优劣势、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广东省已出台的区域经济合作政策和产业政策,因地制宜,全面具体地制定我市镇区经济合作的发展目标、实施计划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当务之急是要尽早规划镇区经济合作产业发展集聚带,以便对产业发展用地作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安排。

                                                                                                            ( 来源:中山日报)

文章分类: 建言献策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