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精选  >  【2020盟市委集体提案四】关于创建中山市信息素养教育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议
【2020盟市委集体提案四】关于创建中山市信息素养教育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议

发表时间:2020-06-01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1493

中山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

第124005号

内  容:

  一、背景和意义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到201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再到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贺信祝贺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重大部署勾勒出数字中国建设的宏伟图景。“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这些高频热词和精彩论述,为数字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2019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2019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
  在国家大力建设数字中国和发展数字经济、广东省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广东省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顺应时代与技术的发展需要,尽早出台与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政策及实施措施,积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国际合作,以不断提高本地区国民的信息素养水平,更好地支持数字中国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二、中山市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国际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所谓信息素养(国外称为数字素养),就是指在数字环境下,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发现并获取信息、评价信息、整合信息、交流信息的综合科学技能与文化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素养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它被放到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位置。如何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使人们从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和通信资源及技术中受益是当今经济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中山数字资源建设行动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中山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体系形成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中山市1999年成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试点城市。2014年1月,中山市继深圳、佛山之后成为第三个“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截止到2015年,中山已经建成了教育信息港和各中小学校园网,实现了100%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全市中小学(含民办)100%装备计算机室。
  (二)信息资源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面,中山市教育资源管理平台由市教体局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三通两平台”项目建设的要求进行规建,包含了中山教育视频网、中山教育资源网和中山教育微课网等子站,让所有学校在教育城域网内均可免费享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为全市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提供保障。市实验小学、石岐中心小学、石岐中学、开发区香晖园小学等学校率先由部分教师在部分学科尝试微课应用与“翻转课堂”教学试验,为我市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升
  中山市早就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纳入到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体系当中,信息技术课被要求作为公共必修课之一。培训模式主要采取“全员培训以远程培训为主、骨干培训以面授培训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 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2015年,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下发了《中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开始成为常态化工作。
  (四)信息科技教育的开展卓有成效
  目前,信息学竞赛已经成为中山教育的一个品牌项目。近15年来,中山市包揽了广东历史上两枚国际信息奥赛金牌,31人入选国家集训队,73人入选广东队,超过400人获免试保送或自主招生加分资格,各项指标连续13年全省第一。 
  综上所述,在国家大力建设数字中国和发展数字经济、广东省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积极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国际合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中山市已经具备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国际合作良好的条件。
   

办  法:
  (一)发起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合作论坛。
  发起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合作论坛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的迫切需求。信息素养已成为21世纪每个公民的必备素养,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的国际合作是中山市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影响力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二)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合作联盟。
  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合作联盟,对于拓展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联合开发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数字资源。
  在湾区联合香港、澳门等多方力量,共建共享优质信息素养教育资源。以大数据、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信息素养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和网络共享平台,打造信息素养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研究、管理资源在更大范围充分实现应有效益。
  (四)积极开展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合作研究
  根据《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性文件,积极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国际合作研究,分阶段分层次提出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评价考核标准。

 

文章分类: 提案精选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