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
第122018号
案 由:关于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与健康城市建设有机融合的建议
分 类:财政经济 子分类:财政经济
提 案 者:民盟中山市委会
承办单位:卫计局,火炬区,翠亨新区管委会,南朗镇,发改局,经济和信息化局
内 容:
发展健康产业与建设健康城市,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迫切的现实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山市也明确提出了发展健康产业、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2016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和美宜居城市”、“健康城市”的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创建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提高市民健康水平”。2017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加快建设健康中山”;“持续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建设健康城市”。
以建设健康城市为契机,通过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与健康城市建设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健康城市建设、健康城市建设带动健康产业发展”这样一条二者共同促进、共同发展、良性互动的新路子。这对推进中山城市转型升级、健康产业发展、健康城市建设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主要问题:
目前对健康产业、健康城市这两项工作的推进,是独立进行的,没有很好地融合起来。当前健康产业主要由市发改局、市经信局等部门负责,健康城市主要由市卫计局牵头,健康环境主要由环保局负责,等等。由于部门之间联动不足,统筹力度不够,导致这两者没有很好融合起来,主要表现在:
(一)健康产业对健康城市建设的促进不显著
中山健康产业发展尽管成效显著,成绩有目共睹,但对中山健康城市建设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即中山健康产业发展与健康城市建设的关联度不大。比如在“普及健康生活,开展健康生活促进行动”方面,包括“对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解决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良”等问题,实施的主体是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健康企业参与的力度、发挥的作用明显不够。与此同时,有关健康城市建设的所有职责部门、配合单位,都是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而实际上,中山的健康产业涉及的相关企业及行业协会在促进健康城市建设方面,完全也应该大有可为。
(二)健康城市对健康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显著
健康城市建设涉及的内容相当广,包括环境、社会、服务、生活、产业发展、文化等。但中山健康产业以往的高速发展,主要着眼的是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开拓,中山乃至广东省的健康城市建设,并没有对健康产业的发展起到特别强的“牵引”和“促进”作用。原因之一,是以往健康城市建设内容过于单薄,范围有限。如2014年印发的《中山市全民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既没有涉及到要发展健康产业,“健康”的涉及范围也有限。
(三)健康产业与健康城市发展有机融合不够
2017年7月印发的《中山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增加了“发展健康产业”的内容,但调研中发现,除火炬区的智慧健康小镇、南朗的华西中医药健康小镇外,其他地区的健康产业发展与健康城市建设两者有机融合得不够,没有从“产城融合”的角度,将两者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发展。
(四)不少健康指标落后于其他试点城市
以健康人群几个具体指标数据为例:出生缺陷发生率我市现为47.67‰、珠海市为17.17‰;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我市现为3.25‰、杭州为2.97‰;婴儿死亡率我市现为2.26‰,杭州市为2.08‰;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我市现为8%,杭州市为16.95%;人均期望寿命,我市现为79.77,广州市为81.75、上海市83.18、杭州市为82.08。以上五项指标说明我市在建设健康城市工作中个别工作指标离其他试点城市有一定的差距。
(五)健康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建设健康城市,涉及的领域很多,首当其冲的,是要建设健康环境。实际上,《中山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的通知》中,也将“建设健康环境”列为六大工作任务之首。但据报道,广东省环保督查组于6月进驻中山,开展为期9个月、18轮次的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专项督查。截至2017年6月21日共检查企业117家、涉嫌存在环境违法行为企业62家,比例高达53%。
办 法:
(一)统筹整合,形成合力
建议建立由市发改局、经信局、卫计局、环保局、国家健康产业基地等相关单位成员组成,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参与的工作机构,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通过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各阶段工作任务等措施,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健康产业与健康城市有机融合。
(二)完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健康环境
结合全国爱卫会、省爱卫会出台的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的建设标准,尽快确定我市健康城市指标体系。从“产业健康”理念出发,及时动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的调整原则,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禁止高污染、高能耗类产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保产业健康发展,为建设健康环境夯实基础。
(三)积极创建与申报国家级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
依托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中山(中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健康产业和健康服务基础,以翠亨新区为核心,积极创建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加强与港澳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的合作,将创新区打造成为具备国际知名度的世界级生物医药研发集聚区、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际一流的高端医疗科技服务集聚区和粤港澳深化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助力顺利实现“2020年形成超1000亿中山健康医药产业集群”的目标。
(四)打造健康产业平台,加快健康小镇建设
以实施组团式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快建设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中瑞(欧)工业园,打造国家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火炬开发区智慧健康小镇、南朗镇华南中医药健康小镇等健康产业平台。聚焦大健康产业园区的打造,促进健康产业园区与当地社区融合,体现出整个共同体概念,与社会、社区资源有效合理协调,提高生活质量。强化和巩固火炬区智慧健康小镇、南朗镇华南中医药健康小镇的健康产业,引导和推动健康产业链条上关联产业创业创新发展;建设集产业创新、产业智造、产业服务、产业文化为一体,智慧健康医药产业特色小镇,具备养生康复、中医治未病、休闲旅游、历史名人文化及生态特色多种功能,促进中山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
(五)实施“健康+”战略,延伸健康产业价值链
将健康产业发展契合到健康城市建设中去,实施“健康+”战略,扶持健康科技、健康旅游等产业发展,打造大健康全产业链,实现从技术研究、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逐步延伸至健康管理、健康服务、营养保健、养老康复、教育培训、咨询服务、论坛展会和第三方服务等领域,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和为中山市民健康体质服务的能力。
委员通讯录:
民盟中山市委会, 88381567,
承办单位通讯录:
卫计局, 孔庆祥, 13923338044, 88360688, 中山市东区博爱7路6号, 528403,
火炬区, 曾令航, 13924933139, 89893712, 中山港康乐大道开发区管委会大楼315室, 528437,
翠亨新区管委会, 欧慧仪, 13531883401, 89893617, 郝家栋, 18676261867, 89893618, chxqgwh, 13531883401,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马鞍岛经三路1号翠亨新区规划馆, 528454, 暂无
南朗镇, 杨洁, 15019903289, 86629886,
发改局, 邹辉周, 18802596628, 88315194, 528403, zs-jihua@zs.gov.cn
经济和信息化局, 郑凤珊, 13427064093, 883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