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精选  >  【2017集体提案六】关于加强社区公园建设,助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建议
【2017集体提案六】关于加强社区公园建设,助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建议

发表时间:2017-03-22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593

提案第121018号

案  由:关于加强社区公园建设,助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建议

提 出 人:民盟中山市委会(共1名)

是否重点:否

联 系 人:民盟中山市委会

办理类型:主办会办

承办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城乡规划局,教育和体育局

内  容:

  社区作为一种现代居住区的概念,在居住区物质空间建设条件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居民之间社会关系的融合,而社区公园正是实现这一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最密切的公园绿地。近年来,中山市住宅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人们不但注重住宅内部配套设施的完善、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更加关注外部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改善居住生态环境,开展全民绿化行动,《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确定宜居城乡发展策略,提出“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市域绿地系统建设”,以及2016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优化生态空间景观结构”、“城乡环境优化工程”、“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的理念。但我市在社区公园的建设中,尚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建设社区公园的意义

  社区公园,是指直接为居民经常利用与享受的一种绿化系统,是供附近居民游览观赏、休闲娱乐、文化健身和防灾避险等活动的场所,以人们与自然共存为目标,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为一定居住范围内的居民服务。社区公园作为一种与居民紧密相关的绿化系统,除了具有一般公园的功能和特点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包括:设计合理,贴近百姓生活需求;文化内涵丰富,重视环境保护;公园的植物配置注重乔木使用;娱乐设施配套,提高居民的公共福利水平;设计独特,符合老年人的心理;注重体育设施的设计,增强市民的参与性。社区公园作为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中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城市公园建设。2013年,规划提出力争2017年新建17个森林公园,10个湿地公园,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推进,计划于2018年年底前通过国家评审验收,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但大型的公园,只是大部分人节假日出游的场地,平时的活动空间仍旧不能满足。日前,为进一步推进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山市政府还出台《中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2016-2018年)》。实施方案中要求:要大力利用荒废、闲置地块及边角地块,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袖珍公园、口袋公园等各种微型公园,增加城市绿量,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打造10分钟生态步行圈,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良的公共开放空间和休闲活动场所。而社区公园的建设正好高度契合这一要求。

  2、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的必要组成

  社区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点状绿地,是绿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社区绿地在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应,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公园内绿色植物可以使绿地空气新鲜,保持总体良好空气质量,持续提高绿化覆盖率,创造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能促进入们身心的健康。

  3、居民幸福感提升的重要载体

  社区公园一般是服务于活动范围半径为300-1000米的居民区,居民步行到社区公园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路程,它能够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与自然接触的愿望,使人们能在自己的住宅周围享受大自然,享受户外活动,有效的提升了居民幸福感。

  4、城市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

  社区公园建设前需要城市建设合理规划,建设中需要考虑功能、植物、道路系统和服务设施等的规划布局,而在使用中又反映了居民的文明程度,因此社区公园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城市建设的风格水平。

  二、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建设现状

  1、高度重视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为充分体现社区公园的体育锻炼功能,2014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制定《中山市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每个镇区整合建设2—3个社区体育公园”,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政府承诺的十项民生实事和社会建设重点项目加以部署,由中山市财政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和进度奖金,全市要建成53个社区体育公园,40个自然村新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成24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同时提出至2020年将建成城市公园41处,实现市民步行15分钟到达区级以上公园和大型游憩绿地。目前各项工作顺利展开,例如,石岐区东港湾社区体育公园在2015年已升级改造完成,占地总面积达73100平方米,设施齐全,能有效辐射港口、西区、火炬区等周边地区,成为中山城区北部最大的社区体育公园。

  2、首次提出社区街头公园建设概念,逐步落实。

  2016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城区街头公园建设,要以“见缝插绿”、“拆旧建新”建设方式推进东区齐乐路等6个城区街头公园建设。城区街头公园可作为社区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造城市绿地景观,打造更多的城市公共绿地空间,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健身需求,由于街头公园选址基本上都是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让附近居民多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也能在家或者工作附近进行健身或休闲。目前,齐乐路街头公园已完成主体工程,其余5座街头公园初步设计方案已出炉,预计也将于2017年开始建设。

  (二)存在问题

  1、公园建设进度还不能满足居民需求。

  2015年中山常住人口达320.96万人(数据来源:2015人口抽样调查结果),而各乡镇共有小区1580个,尽管政府两年前就启动了社区公园的建设,但目前公园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南区树木园每到节假日人满为患,反映了社区公园数量不足的这一现状。

  2、公园规划未能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从目前公布的规划总体情况来看,社区公园建设主要放在社区体育公园的建设上,而体育公园以改造社区原有运动场所为主,更偏重于体育运动需求,而缺乏在绿化空间、休闲游憩、儿童游乐等其他功能方面的设计,造成有可能只满足到小部分居民的需要,而忽略大部分人的体验。

  3、公园日常维护管理还不完善。

  社区公园的建设是为了给周围居民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可供游玩、休憩的休闲娱乐场所,但在社区公园内经常出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不仅严重有碍市民的赏玩,还给社区公园带来了繁重的清理负担,例如名树园,游人随手向湖中丢弃自带食物或其他物品,造成湖水污染,垃圾遍地。此外,在公园种植的草木品种选择上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社区公园中的树木得不到有效养护而出现枯死现象。

  

办  法:

  城市化发展进程速度的加快,促进了社区公园的建设发展。为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的生活需求,加快社区公园的建设,提升社会公园的管理水平,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继续加大建设力度

  要继续加强社区公园建设,持续加大社区公园建设投入,应将园林城市的概念从中心城区拓展到全市的所有城镇建成区,构建农村中心社区的园林绿化体系。同时,让社区公园不再仅是功能单一的园林绿地,而兼具休闲设施、文化娱乐活动功能,实现公园服务半径90%的覆盖率,保障全域市民居住在公园10分钟步行圈内,各镇人均公园面积3平方米,力争要达到“社区公园普及到中山的每一个社区”的目标。

  除了已经规划的体育公园外,应多建设综合类型的社区公园,尤其注重儿童和老人的活动场地。设置儿童的防火、防骗、安全、卫生、交通等各方面的宣传教育内容,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动天地。加强公园内服务设施的布置,如育婴室,残疾人设施(包括盲文盲道,无障碍通道等),方便儿童、老年人使用。

  2、推动社区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社区公园的规划建设,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重要的一环,是城市绿地系统是否完善、是否可以很好地发挥生态功能的体现,也关乎到居民幸福感的提升与否,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篇章。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而我市有关国家森林城市的规划只有《广东省中山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偏于宏观,对数量众多的社区公园建设涉及不多。社区公园属于点状绿地,应根据居住人群进行合理布局,因此,应该以市域范围内进行总体规划布局,达到市域内社区公园的总体覆盖。鉴于建设社区公园的数量多,任务重的特点,应尽快出台社区公园的近期建设规划,以2018年考核时间倒排建设计划,才能有效完成任务,助推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工作,加快中山市文明城市的进程。

  社区公园数量多,贴近社区,麻雀虽小又要五脏俱全,而且造价还不能高,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公园设计。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要求对中山本土的居住情况、公园建设情况、居民需求、用地情况等均要非常熟悉,才能从整体上进行协调和规划。

  因此,规划应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即总体规划部分和单个公园设计部分。总体规划是在对市域内的社区公园分布状况、居住情况、社区公园的建设内容、居民的需求、土地情况等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总体布局,达到社区公园的全覆盖,为中山市创建文明城市做出贡献。单个公园的设计就包含每个公园具体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具体指导施工建设。因此要充分重视公园的设计工作,并保证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应多依靠中山本土的设计机构,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和后期的设计跟踪服务,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建立参与制度

  社区公园的选址及方案设计必须充分征求社区意见,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址和设计,这样才能使社区公园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更大地发挥社区公园的作用。包括让社区居民参与到建设前的选址、设计讨论与决策中;建设时对施工、资金投入与使用的监督;建设后对公园使用、维护与管理等各层面的参与。建立合理、公平、公开的建设制度,让居民意识到社区建设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提升基层民众参与建设的热情,促进基层政府和民众思想转变,形成建设和管理的合力。

  4、加强管理维护

  加强社区公园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保护好社区公园的各种设施。使社区公园成为一个安全、整洁、环境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要做好社区公园的资产管理,可引进专业化管理机构,采取外包服务形式加强对社区公园设备设施的后续保养、管理,也可以充分发动社区居民志愿者参与日常管理,建章立制,引导市民安全文明地使用公园设施、爱护社区公园。

  5、合理配置植物,降低养护成本

  社区公园面积不大,但利用率高,应尽量降低公园养护成本。

  植物选择应以本土树种为主,倡导以“乔木为主”绿树成荫的景观,形成以乔木为主、生物多样性为基础、本地植被为特征、乔灌草藤复层结构为形式的园林特色。使公园处于层次分明的浓林疏地中,达到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目的。选择苗木时应因地制宜地使用大、中、小规格的优质本土树种苗木,注重保护和选择留鸟、引鸟树种植物,采取近自然的管理方式,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的多样性,建立起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高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降低后期养护的成本。

  

 

委员(提案者)通讯录

民盟中山市委会, 88381567,

 

承办单位通讯录: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欧洋, 13822776069, 88337821, 罗婕, 13823906331, 88337821, 中山四路一号,

林业局, 黄锦培, 13420466660, 88307259, 中山市中山三路26号22-23楼(市政府第二办公区), 528403, ZS-LINYE@ZS.GOV.CN

城乡规划局, 王一西, 15019509888, 88268273, 系统维护, 中山市东区松苑路2号,

教育和体育局, 梁宝兴, 13427092972, 89989217, 中山市东区博爱六路12号, 528403,

文章分类: 提案精选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