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第121017号
案 由:关于积极促进我市中小学学生膳食营养均衡发展的建议
提 出 人:民盟中山市委会(共1名)
是否重点:否
联 系 人:民盟中山市委会
办理类型:承办
承办单位:教育和体育局
内 容: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创造性人才,必须以强健的体魄为前提和基础。中小学是基础教育,中小学生是人才发展的基础人群,维护校园食品安全、保障青少年膳食营养均衡发展,事关国家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中小学是长知识、长身体和增强体质的最重要、最有利、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膳食营养状况是每个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智力水平均有基础性的影响。因此,科学促进中小学生膳食营养均衡发展,理应成为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
我市中小学膳食营养发展现状:
目前,我市中小学(含民办)有320多所,总人数40多万人,有独立食堂的有280多所,占比达88%。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学生对营养基础知识的“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营养”的知晓率较低;学校饭堂的用地面积和卫生条件还存在不合格现象,饭堂职工人员配置达标率不及50%,学校膳食营养教育比较薄弱,普遍在实施上没有指导、行政上缺乏监督,学生获得营养知识的机会和途径较少,偏食贪食的情况常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出现了身高增长缓慢、视力下降、精神不集中等营养缺乏的状况。据统计,学生和家长对膳食营养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低,仅为15%,对改善中小学膳食营养,普遍充满了期待。
我市中小学膳食营养发展问题:
1.中小学膳食营养均衡发展,缺乏知识教育。
2.中小学膳食营养均衡发展,缺乏专业标准。
3.中小学膳食营养均衡发展,缺乏有力监督。
4.中小学膳食营养均衡发展,缺乏政策支撑。
办 法: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均衡发展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改善中小学膳食营养均衡发展状况,必须先从观念入手,让中小学生获得正确、先进、科学的营养知识。为此,市教体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卫计局等有关部门合作,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编写“膳食营养”的地方性教材,精心选择教材内容,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将“膳食营养”纳入到中小学的课堂中;要求学校配备专兼职的营养教学教师,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开展营养教育;同时,鼓励校医、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体育、心理健康、科学、生物等相关人员考取公共营养师资格证书,积极投身膳食营养工作;积极聘请兼职营养师到学校指导师生膳食营养工作,帮助制定学校食堂营养食谱,开展营养膳食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如结合校园网、广播、黑板报和微博、微信等宣传手段,加强合理膳食的指导,从而从根本上,增强中小学生的膳食营养均衡发展观念。
2.委托专业机构,制定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标准。
各学校或者主管部门,应委托专业机构,掌握和了解中小学生膳食营养和体质现状,结合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学生健康监测,定期组织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针对学生营养健康和饮食结构的存在问题,指导应用营养食谱,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快出台中小学膳食营养标准,就学生营养摄入量、食材营养成分等方面作出具体指导标准,从而使中小学膳食营养更科学、更均衡,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3.加强社会监督,完善膳食营养保障机制。
没有监督就没有保障。改进中小学膳食营养发展状况,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社会监督,强化行政监管,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鼓励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不定期地对我市中小学饭堂食品安全卫生、膳食营养结构组织专项检查和督导。以办好学校“公益性”饭堂为目标,推行学校饭堂自主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完善教师陪餐、家长委员会监督等社会监督措施,合理安排师生膳食结构,促进学校饭堂饭菜质量不断提升,力求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吃上放心可口的饭菜。
4.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中小学膳食营养均衡发展。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和促进中小学膳食营养均衡发展。制定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着重从意义、要求和措施方面予以指导。督促学校饭堂重视科学配餐,不断调整膳食结构,同时重视加强对学生营养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课间餐”是促进中小学膳食营养均衡发展的有力措施,值得关注和鼓励。通过“课间餐”的标配行动,让“课间餐”从过去的“温饱餐”转变为“营养餐”,注重从膳食营养的角度,推广“课间餐”。作为一项带有公益性质的学校行动,政府可考虑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地方政府带来的“营养福利”。
委员(提案者)通讯录
民盟中山市委会, 88381567,
承办单位通讯录:
教育和体育局, 梁宝兴, 13427092972, 89989217, 中山市东区博爱六路12号, 52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