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精选  >  【2016集体提案七】关于整合中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建议
【2016集体提案七】关于整合中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建议

发表时间:2016-02-25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50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山市委员会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

(案号115053)

 

【内容】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革命性和时代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光荣历史的见证,又渗透着对共同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对时代精神的丰富与发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与践行,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为生动而具体的表现形式。

   红色文化资源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示范性和针对性,适合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不同的时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引领社会思潮,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的冲击,凝聚共识,促进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能起到良好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我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不仅是中山历史上的重要篇章,同时也积淀了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但在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整合利用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开发不尽如人意

   到目前为止,中山已挂牌的革命遗址和党史教育基地共54处,广泛分布于石岐、五桂山、南朗、沙溪、三乡、古镇、坦洲、大涌、中山港等地。

   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中,部分知名度较高的已经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开发。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资源由于所处位置偏僻,投入资金不足,而默默无闻,岌岌可危。有些资源年久失修,阴暗潮湿,墙体开裂,屋顶破损。有些资源则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维继,如中山市红色军事文化博物馆早在2010年12月,就因经营困难而停业,馆藏的大量军事武器被废弃于沙溪镇的一块空地上,实在令人惋惜。

   2、我市现有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不佳,所承载的教育功能不足

   我们曾进行了一次调研,让200名在校中学生写出至少三个中山市的红色文化资源(革命遗址)。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写出一个——孙中山故居,能写出两个的寥寥无几,能写出三个的完全没有。笔者将中山市的主要革命遗址的名称和所在地区呈现给学生,学生们均一脸茫然,议论道,这是什么东西?在哪儿?完全不了解中山的历史和文化。这说明我们对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功能发挥不够;或者说对其研究还不够透彻,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与宣传还不到位,广大群众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知之甚少,更不用提什么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了,这与中山一直以来的优良革命传统是不相称的。所以,整合中山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迫在眉睫。

 

【建议】

   1、构建实践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首先,建议“以点连线”,依托现有的54个革命遗址、15个市级、44个镇区一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考察点,整合镇区的其它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打造成集德育、生态为一体的红色文化线路,再“以线带面”,扩大影响范围,构建几个大型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其次,要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到各基层的生活实践中,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深入人心。例如,可以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到各学校的实践活动课程中,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必修课或是取得德育分数的一个重要依据,使红色文化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另外,还可以将整合后的红色文化路线作为本市各中小学进行春游或秋游活动的推荐线路,使学生们从小在耳濡目染中自觉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甚至,还可以将这些红色文化线路推向市场,形成红绿融合的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2、编写中山红色文化地方教材

   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山的革命历史文化传统,我们应该组织专业力量编写一本高质量的中山红色文化地方教材。这本教材可以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展现中山的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历史,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例如,贵州省遵义市曾在2011年组织编写了全国第一本《遵义市地方教材•美术(实验稿)》,该地方教材巧妙地以美术的形式传承了遵义优秀的革命历史文化精神,不但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质,还弘扬了革命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情怀。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也于2013年组织编写了《德庆革命斗争史》精简读本,并发放到全县各直机关单位、各镇村(居)委会、中小学校和骨干企事业单位,广泛地宣传了德庆的革命历史,弘扬了革命传统。

   3、加大对本市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

   为了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山的革命历史和传承革命精神,建议编写一系列面向广大群众的红色文化读物和宣传品,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文艺竞赛或研讨活动,创作更多的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形成具有中山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扩大中山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作用,通过电视、广播、网站、微信、微博、论坛、公益广告等形式,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提升中山的城市文化竞争力。例如,在今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中山广播电台就联合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五桂山宣传办联合策划制作了30集特备节目——《寻访中山抗战足迹》,该节目一经播出广受好评,不但使普通中山民众更好地了解了中山的抗战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还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家国情怀,有效地抵御了错误社会思潮对人们思想的侵蚀。

   综上所述,建议将整合中山红色文化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分类: 提案精选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