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精选  >  【2016集体提案六】关于中山城区民族路和太平路商业街改造的建议
【2016集体提案六】关于中山城区民族路和太平路商业街改造的建议

发表时间:2016-02-25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46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山市委员会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

(案号115052)

 

【内容】

 

   民族路北起孙文西路,东接民族东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作为中山个体商业的发源地,民族路个体商业发展兴旺,它见证了中山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历史的演变。太平路连接孙文西路和莲塘路,早期伴随着孙文西路商业的发展繁荣,太平路街边铺一度非常火爆,是中山当年繁华的消费中心。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现代商业的快速发展,其他商业中心的兴起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民族路和太平路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缺陷日益凸显,交通不便、停车难、街边铺商业模式的单调性使得两路商业日渐凋零,商业街原有的商业业态因缺乏足够竞争力而日渐萎缩,到现在,路街边铺基本关门,一派冷清。

   民族路和太平路商业街的没落使得其周边环境恶化,居民福利下降,另外,中山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环境持续改善,地处城市中心的民族路和太平路破旧环境成为城市环境一个伤疤,与美丽的城市环境格格不入。当前,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城市土地的稀缺,而商业街的衰落造成片区土地低效率使用,因此,改造民族路和太平路这类旧式商业街,使其重新焕发活力,有着重要意义。

 

 

 

【建议】

   1. 成立两路的商业街改造领导小组和商业街街边铺业主委员会。商业街改造领导小组,负责筹建成立商业街街边铺业主委员会,指导业主委员会制定基于现状的合理的改造计划,并推动计划的实施;商业街街边铺业主委员会负责协调业主们共商改造定位和目标,制定改造计划和方案,完成商业街改造任务。

   2.明确定位民族路和太平路商业街在城市结构中的地位。两路周边交通不便,空间局促,推倒重建成本巨大,不具备商业价值,当前新商业中心对旧商业的替代是大环境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而新商业中心规模空前,目前仍处不饱和状态,新的城市干道的建设不断造就新的商业中心,太平路重回大商业中心地位不符合现实。考虑到其地处城市中心拥有一定商业文化沉淀的现实,将其定位为传统商业传承集聚中心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将商业街改造为“慢生活”和“慢商业”、“旧时光”和“旧手艺”的观光休闲示范步行街,提升其文化内涵,传承香山文化特色,使其适合步行、骑行,适合怀旧,并适合提供传统细分市场业务,也能使旅游者更好了解和品位中山文化和传统,使之逐步发展为文化旅游步行街。

   比如,可由政府提供资金吸引一些蓬勃发展的公益组织、社会团体和民间文化机构集聚商业街,为商业街重振注入初始动力。也可以太平路现有的招牌广告店为基础,适当引导,提供必要的费用支持,加大宣传,把太平路打造成一条招牌广告制作专业街。

   又如,重点引导传统中医门诊,传统服装缝制、改制,纹眉绞脸,传统手工制鞋、修鞋,传统食品制作,传统手工艺加工等个体户入驻商业街,这些行业相对对人流量要求不大,能够与现代商业错位竞争,也为传统手工工艺传承、传统中医门诊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再如,以现有的餐饮老店为基础,吸引其他餐饮老店、各地传统特色食品加工店集聚太平街,加大宣传,将太平街打造成餐饮老店和各地传统特色食品加工店的专业街。

   3.在商业街改造领导小组与商业街街边铺业主委员会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制定铺面装修外观统一要求,以统一一致重构商业街形象,美化商业街环境,政府相关部门为统一的外观装修提供适当的补贴。

   4.在商业街改造领导小组与商业街街边铺业主委员会协商一致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铺租,并承诺一致长期维持可持续的较低的租金水平,降低新租户的租金成本。

   5.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建立适应商业街改造的经营内容和方式。同时合理调整商业街及周边交通规划,建设停车场,配备自行车停放区。

文章分类: 提案精选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