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1、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非正常死亡率居高不下。据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的学生。其中,不满14岁未成年人意外死亡已占这一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达31.3%,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关于儿童意外伤害的全国监测网。但是根据妇幼卫生项目的局部抽样调查,意外伤害死亡已占0~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意外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6.1%。来自全国死亡监测网的报告显示,无论城市或农村,意外死亡均为1~4岁儿童的第一位死因,死亡率高达685~941/10万,边远地区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率甚至达到1056/10万。意外死亡与损伤的比例为1:6~11,显示出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来势凶猛。而造成学生意外伤害的“元凶”有三个:溺水、交通和自然灾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还深刻地记得2008年被地震埋葬的23452名学生;2010年在玉树地震中死亡的199名学生;2012年6月9日,三个省的16名学生在同一天溺亡;2012年在云南彝良泥石流中被掩埋的18名学生;每年2万多名的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伤残、死亡;校园暴力事件、校车安全事故、火灾、堕楼、雷击、被劫持……各种各样避无可避的天灾人祸吞噬着那些如花一般的生命。
据估算,每年非正常死亡的1.6万中小学生中,排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 因此,虽然我们不能完全阻止灾难的发生,但我们完全有能力让我们的孩子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2、国外学生在防灾自救方面的情况。2011年,当日本地震海啸来临时,一所离海边仅一百米的名叫“户仓”的小学里,所有学生都按平时的应灾程序,钻到桌子底下,然后按平时的训练样子,迅速离开大楼向操场跑,然后迅速往高处跑。他们不仅在大地震中幸免于难,而且在数分钟后汹涌而至并瞬间摧毁了学校大楼的海啸灾难中幸免于难。相反,那天唯一没来上学的一名学生却死于地震灾难。
据调查,日本小学生入学第一讲就讲“独立与自我负责”意识。从幼儿园到中学都开设《社会生活教育》这门课程,专门教导学生在各种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学校一般会指定一名教师专门负责学校的防灾教育,其职责是:编制学校应急管理手册,协调组织学校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疏散演练,制定本校防灾教育年度计划并组织本校教师的培训。此外,学校还积极参加政府和社区组织的有关应急演练,如应急食品供应、紧急救护等。同时,日本文部省规定各中小学每个学期都要进行防灾演习,演习的日期和方式可由学校自主决定,但在学校确定方案后须获得教委的批准方可实施。
美国法律规定,所有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接受减灾防灾的教育。学校会开设相关课程,由老师告诉学生,遇到大灾大难时,老师该做什么,学生们该做什么。然后学校会统一部署,进行防火、防震、防暴的应急演练。每次的逃生训练之后,老师都会检查防火通道的畅通,总结逃生训练中反映的各种问题,形成记录,持续改进。
英国的中小学开设了专门课程,教授孩子们在遇到地震.洪水、海啸、歹徒等这些情况时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各个机构也纷纷采取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形式教育学生。比如,他们教孩子用小锤击打树干,分辫什么样的树干是中空的,不能攀爬;什么样的树干可以任意攀爬。同时,英国还专门颁布了《英国儿童十大宣言》,目的是让孩子们预先了解到危险的存在。
3、当前我国学生防灾自救能力现状。2006年,黑龙江省所有中小学开设了安全教育课;2010年,重庆市有一半中小学开设了公共安全教育课程,2009年贵州省将防震教育课程纳入全省中小学日常课程。而目前,广东省仍没有一个地区的学校专门开设防灾自救相关课程。曾组织人员在中小学进行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60%的学生不清楚地震发生时该如何逃生;40%的学生不了解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步骤;90%以上的学生做不出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的正确姿势;至于在电梯下坠、癫痫发作、急性心脏病、骨折、内脏出血、猝死时如何急救更是全军覆没!严峻的事实警示我们,在中小学生开设防灾自救知识课程刻不容缓!
办 法
1、在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开设“防灾自救知识课程”。课程应教会学生在地震、海啸、狂风、暴雨、冰雹、沙尘暴、泥石流、雷电、冰雪、浓雾、低温、高温、毒蛇毒虫咬伤、误入洞穴水坑和沼泽湿地、密林迷失方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等各种情况下的预防、自救与互救常识。并且将该门课程纳入到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考核机制以及高中“综合实践课”的学分管理机制中。
2、由中山市政府、市教育局牵头,组织专业人士编写《中山市中小学及幼儿园防灾自救知识读本》及VCD光盘作为课程教材,并免费向全市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派发。
3、每所学校及幼儿园应设置专门教师,负责“防灾自救知识课程”的教授与学生的考核。同时对所有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规范防灾自救的程序。
4、全市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必须向教育局提交具体的安全预案,并在所属学校公示。全市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应每学期根据学校安全预案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演练或紧急疏散演练。
5、向全市每个家庭免费派发“应急箱”和“急救知识手册”,让防灾自救成为人们的一种本能和全社会的一种氛围。
(提案人:直属支部 苏荣昌 撰写人:杨仙逸中学支部 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