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精选  >  关于实施“十个一”旅游文化工程,推进我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建议
关于实施“十个一”旅游文化工程,推进我市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建议

发表时间:2013-02-22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399

理  由

   

   近年来,我市的旅游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文化内涵,中山游内容匮乏。旅游路线单一,带队的导游不能比较深入的介绍中山旅游文化,中山游甚至成为变相的购物游,令游客十分厌烦。过夜客、回头客十分少。

   2. 各景点单打独斗,各自为政。零零散散,不成规模,大大小小良莠不齐,有些景点甚至变成推销产品的购物点。

   3. 我市的旅游品牌没有很好地打造出来,除孙中山故居外,其他的资源没有挖掘和包装。没有形成系统的较为完整的旅游格局。

   4、整体协调发挥不够,全市旅游资源缺乏整合,不能形成一个令人满意和完整的旅游线路。

   5、旅游景点的投入不够。

   6、存在政府运作多,市场化运作少的问题。

   上述问题中,最主要的是我市现有旅游景点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远未挖掘出来,各个旅游景点的文化品位都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必要性。

   旅游经济产业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经济产业的灵魂。文化的渗透与融合能够大力提高旅游景点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文化建设是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旅游离不开文化,要发展旅游产业,不能没有文化的渗透和支撑。其实旅游消费也是一种文化消费,旅游更多的是寻求文化的享受、心灵的共鸣。旅游文化的竞争是旅游经济产业竞争的最高境界,在文化包装的基础上大力打造品牌效应,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我国的旅游业竞争十分激烈,各地都在着力使出浑身解数,以谋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而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决定着消费者的选择意向,决定着旅游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大力推进旅游文化建设,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大造旅游文化之势,是加快我市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办  法

 

   1. 充分认识旅游经济产业是我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加大整合我市旅游资源的力度,市一级要统筹全市,科学合理地规划我市的旅游工作。做好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工作。在坚持和依靠旅游景点所在地积极运作的基础上,市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继续发挥好主导作用。

   2. 加大旅游景点的宣传和包装力度,利用我市作为国家级历史名城的优势,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亮点,整理独具中山特色的旅游产品(包括纪念品、食品),打造出一系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国内外叫得响的旅游品牌。

   3. 搞好旅游服务业建设,软件硬件一起抓。

   4. 搞好导游队伍建设,提高导游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旅游部门要加强监管,坚决杜绝令游客厌恶的低价变相购物游。

   5. 搞好旅游产品开发,拉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如整合中山的“食文化”特色,“水乡游”特色,“温泉游”特色等,令游客有在中山逗留和再来中山的欲望。

   6. 考虑实施“十个一”旅游文化工程建设:

   (1)一个市级的旅游文化节:在原有的基础上,每隔一到两年,定期举办中山市旅游文化节,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承办、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办节模式。政府制定政策,吸引企业参与,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让企业、行业、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办节,把整个节庆活动作为一种商品或品牌来经营,把整个活动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以委托代理、广告招商等形式,逐步将一个个活动项目推向市场。建立“投资—回报”机制,吸引企业、财团及媒体参与,通过市场化运作,做到以节养节,良性循环,以中山市旅游文化节为平台,向省内外展示中山市旅游的靓丽风采。

   (2)一个中山市旅游形象小姐:选秀活动非常吸引人们的眼球,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加强与省内外媒体合作,定期举办“中山市旅游形象小姐”海选活动,评选出中山市旅游形象小姐,作为中山旅游的形象代表。通过海选活动,加深外界对中山旅游资源的了解和认识。

   (3)一条旅游风情街:为了更好发挥旅游经济产业的辐射作用,做到旅游经济产业带动商贸经济发展,让游人拥有一个观光、休闲、消费的好去处。将孙文路步行街与即将落成的岐江河畔的商业街整合,建设一条集旅游、观光、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风情街,搞活经营,达到旅游、文化、商贸“三位一体”互动。

   (4)一套名片:名片是自然、人文浓缩的精华,是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品牌,是重要的文化符号。为了提高中山旅游的品牌形象,提升中山旅游的文化品位,策划评选出一套充分体现中山旅游形象特征的名片,把中山的旅游景点、民风民俗等作为旅游名片推介给外界,以充分展示中山旅游经济产业的魅力。

   (5)一套画册:举办全国性的中山旅游摄影大赛,把获奖作品制作成为一套反映中山旅游名胜、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的精美画册,同时也可以把获奖作品制作成明信片、台历、挂历等宣传品,全面提升中山旅游品位。

   (6)一组导游词:为了深刻挖掘中山景观资源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导引观光游览,面向社会举办中山旅游景点导游词征集大赛,针对中山的具体景点、挖掘背景和故事,进行创作。最后确定每个景点的导游词,把获奖导游词结集出版,分发给导游,以规范每个景点的导游词,更好地吸引游客、为游客服务。

   (7)一本手册:编制一本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旅游手册,手册包括在中山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内容。一册在手,游客就可以对中山的旅游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轻轻松松游中山。

   (8)一张地图:编制出一份内容新、信息全、专业性强、方便实用的新版旅游地图,中英文对照,系统、充分地展示中山的旅游资源、文化名胜、风土人情、民俗风貌、交通状况以及食宿、购物等方面的实用性信息,以服务广大游客。

   (9)一组历史文化遗址:将现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我市的历史文化遗址开展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着力抓好现存遗址和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如沙溪、三乡、南蓢的祠堂、碉楼、名人故居等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10)一组旅游路线:全面整合中山市旅游资源,重新设计一组中山市旅游的精品路线(以一日游、二日游为主),大力向游客推介,以带动中山市旅游经济产业的全面发展。

   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品牌的效应也是无穷的。文化包装与品牌宣传是旅游经济产业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打造品牌效应,才能提高中山市旅游的知名度,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把人们吸引到中山来旅游;只有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游览内容,提升景点的文化档次,才能真正留住游客的心,让游客乐不思归,留连忘返。只有把“文化包装”与“品牌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宣传载体,提升文化档次,打造品牌效应,才能使中山旅游产生本质上的提升。

(提案人:民盟中山市委会   撰写人:杨仙逸中学   陈柏琛)

文章分类: 提案精选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