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精选  >  关于把握地域优势 发展海洋经济的建议
关于把握地域优势 发展海洋经济的建议

发表时间:2012-01-05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390

理  由

 

 

   海洋经济通常是指所有以海洋资源为对象的经济活动的总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用的海洋统计口径有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运输、海洋勘探和测量、海洋环境保护、海岸带开发等5大类,以及海洋水体、海底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货物、人员、材料、能源、信息等的运输和转递,防止海洋及其边缘环境恶化和人造装置损坏的措施,利用海岸和沿岸水域的活动等18个方面。

 

   发展海洋经济在对推进国家和地区的全面发展中有重大战略意义。二十一世纪被预言为“海洋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陆地可开发资源越来越少,海洋成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竞争的必争之地,发展海洋经济已成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法宝。纵观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无一不是借助海洋尤其是大型海港发展起来。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海洋事业发展十分重视。去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福建海峡西岸、广西北部湾、江苏沿海地区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等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上半年,山东、浙江、广东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而中山作为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的14个主体区之一,拥有海域面积17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7公里,海域面积小,海岸线短;但是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深中通道及港珠澳大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其东部沿海地区将成为珠三角交通节点的结合部,贯穿珠江两岸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中山横门岛的临海工业园,已进驻中船集团船舶制造、广机海事重工、中机建设重型钢构、中泽重工海水淡化设备、中铁南方装备基地、中国国电集团燃气发电、中铁大桥局中山基地等30多个央企,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海岸产业带”。船舶制造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业、港口物流产业、海洋生物制药业、新能源产业等现代海洋产业将成为中山“蓝色产业带”的重要支撑。另外,现正规划建设翠亨新区,也将成为中山城市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地标、新品牌。    

   中山具备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和条件,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抢抓海洋经济发展新机遇,抢占先机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中有新突破、新亮点、新作为。

 

办  法

 

   一、以国家健康产业基地和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为载体,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制造业,立足生物医药制造业基础,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积极发展海洋生物材料和医用新材料,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抓好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吸引一批在示范领域有影响力的大企业,牵引一批海洋经济的重大项目,同时加强海洋项目前期论证和重大保障,确保海洋项目的落地与实施。

   二、根据我市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基础,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提升产业集聚的规模和水平,坚持发展重大成套装备与突破关键配套件共性技术相结合,以风电、船舶重大成套装备的自主化带动相配套产业发展,以基础配套产业的突破发展支持重大成套装备产业化,完善优化产业链,健全产业配套体系。

   三、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应紧紧抓住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充分依托我市现有港口地域优势,发挥物流、会展为作现代服务业“主力军”的作用,加速发展,壮大规模,从而寻求更高端、高持续的海洋经济发展之路,促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四、积极推进海洋水产业和渔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障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鼓励发展与渔业增长相适应的第三产业,如观光渔业、休闲渔业、观赏渔业等特色都市渔业。?  

   五、重视海洋开发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以科研院所、海洋科技园区、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和海洋科技服务中心为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进修、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海洋科技骨干、技术人才和技术推广队伍,为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工作,为我市海洋科技发展构建人才支撑体系,提供人才储备。

   六、抓好体制机制创新与完善工作,建立健全海洋综合管理和执法体制,形成上下一致、协调统一的法规体系和统一高效的联合执法体系,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提案人:民盟中山市委会   撰写人:科技一支部   段亚平)

文章分类: 提案精选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