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2011年1月3日广东台新闻:糖炒栗子为何表面油亮口味甜美?原来是放甜味素、糖精和石蜡。甜味素和糖精虽然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关键在于量的控制上没有监管,而石蜡则是工业原料,是石油产品的终端废料,根本不能食用,可能损害肝肾甚至致癌。类似的新闻我们不时能看到,毒奶粉、苏丹红、厕所泡菜、三聚氰胺牛奶、霉大米、假猪红……,等等不胜枚举,更别提酒楼食肆饭堂的中毒事件,卫生、营养、安全等问题已日益严峻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可以说,我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任感已经到了历史底点。根据调查,七成以上的民众对食品安全表示担忧和怀疑。食品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首要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已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受到了损害,进一步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公共价值观,使和谐社会蒙上了阴影。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十分关注的大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山的食品餐饮服务环节监管职能于2010年8月从卫生局陆续移交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监管部门了解到的情况和多方面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中山的餐饮行业比较发达,规模较大,但问题不少。从2010年8月16日开始,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始受理食品餐饮服务方面的投诉,到2010年12月31日,共收到餐饮方面的投诉82宗,立案6宗。由于老百姓对食品安全方面的认知不够,不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实际存在的问题比投诉显示出的问题要严重得多。归纳起来,目前食品餐饮服务环节监管存在如下问题:
1、无证经营情况较严重,查处取缔起来十分困难。目前我市约有大大小小14800家餐馆酒楼饭店,2000家食堂。据了解,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是未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的,主要是一些小型的餐馆、快餐店,工业村摊档一类,遍布全市及各镇区,这些缺乏监管的食店往往是食品卫生问题频发的重灾区,相关部门限于人力不足,查处起来十分困难。无证经营状况相当严重,取缔难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有大量市场需求,比如,一些工业村地点较偏,消费力偏弱,大量食店摊档的存在正好迎合了这部分市场需求;二是就业压力大,很多小型食店摊档是夫妻店或家庭档,文化程度低,没有其它的谋生技能,一家老小都依赖此营生,取缔起来十分困难。即使取缔了,也很容易死灰复燃,重操旧业。
2、监管职能职责移交后,人员机构没理顺,造成监管容易脱节。食品安全监管由卫生局移交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时间短,政府职能部门衔接配合不够,而且职能局在镇区无相应的机构编制和人员,造成管理找不到着力点,而各镇区在此方面也无授权,插不上手,无能为力。
3、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力度不够。食品卫生知识普及宣传较少,不少外来人员对于食品安全意识不到位,无法通过常用媒介获得相关知识,发生问题后找不到投诉和解决的合适途径。
办 法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特提出如下建议:
1、创新监管模式,在各镇区建立立体的监管体系。《食品安全法》将食品的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分为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理。由于食品流通和餐饮环节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不法生产者非法添加化工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或者产环节不按规定来生产),如毒奶粉、地沟油、一滴香……,由于各管一段,由哪个部门来查处都显得软弱无力,对于不法者的惩处的力度都不能到位。“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问题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参与,在我市镇区的机构改革中,应建立政府、居委会、社会“多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应考虑在镇区设立综合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这既能使各职能部门监管有力,又体现了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另外,应要求各政府部门将编制、经费下拨各镇区,市直部门将主要重心放在职能范围内对镇区的监督,对监管思路和监管方法的统筹,才能真正由点及面,深入了解情况,提高监管效率。
2、加强宣传,全民动员,普及常识,提高认识。由于我市外来人员较多,受经济条件、生活习惯的影响,这部分人员食品安全意识相对较差,建议相关部门和镇区通过各类媒体或组织相应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方式来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加强舆论引导,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社区墙报、行业信息等载体来提高民众的认知能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使得这部分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受到伤害时知道投诉解决途径。
3、建立食品打假奖励基金和协管员制度,广泛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期,应建立食品安全举报打假基金,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核实,由市财政部门统一核发举报生产、销售化工原料冒充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的奖励金。同时,应树立“小政府 大社会”的思想观念,全民参与,在全社会广泛招募食品安全监管的热心人士,作为协管员协助监管,及时发现和报告食品安全问题,与政府积极配合,更有效地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群众的权益。
4、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自我监管的作用。有效的政府监管,应将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交给行业进行自律。我们应创新思想观念,将餐饮服务行业的图纸审核、年审等职能交给行业协会或者其他技术机构进行。
(提案人:中山学院支部 赵晷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