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精选  >  关于打造绿色交通,构建和谐中山的建议
关于打造绿色交通,构建和谐中山的建议

发表时间:2010-04-30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373

理  由

 

   交通是城市的动脉。交通阻塞、混乱必然会浪费社会资源,增加社会成本,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制约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当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时,道路经常拥堵、交通事故频发,威胁着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因此,解决行路难的顽症自然也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道路建设赶不上汽车拥有量的发展速度”曾被认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主要原因之一。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斥巨资改善城市道路,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以缓解交通压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倡导以“人”为本,创建绿色交通,便民惠民,善莫大焉。

 

办  法

 

   绿色交通倡导在城市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尽可能多地鼓励人们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方式,具体包括建设有特色的行人、自行车交通系统;改善公交服务水平,让市民出行能优先选择;提倡使用节能和少(无)污染的机动交通工具;评估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绿色交通的影响等。在道路设计上。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一、要合理规划交通网络。

   要先规划步行系统,然后是自行车交通系统、公交线路网络系统、城市过境交通和货运交通系统,最后才是私人机动车交通系统,而不是本末倒置,先修高速路以满足小汽车交通的需要。同时,大力建造适应步行3至5公里的林阴道系统,并与众多城市休憩小广场、小公园绿地串连,以创造适宜的生态型步行环境。对行人过街要给以特别的关怀,尤其是老、残人和学龄儿童,要多设行人横道,并用红绿灯控制,为行人过街提供安全、方便保障,而不是将道路用铁栏杆封锁,只为小汽车提速创造条件。

   二、要完善城市组团内的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道。

   如果将自行车的最佳出行距离一般规划在5至15公里,以组团中心为圆心,10公里为直径画圆,那么,其范围可达到近80平方公里,基本上可覆盖到整个中小城区。当然,自行车也是人动力,需要有林阴的自行车道,且连续畅通,行车安全舒适,其过街也可与行人过街共设。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电动车上的管理。一是电动车应纳入挂牌管理,无牌电动车不得上路。二是划定专门的电动车道,严格管理机动车占道,留足人行道,限定行驶时速。

   三是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动车电池回收管理的监督,尽可能达到即方便市民又节能环保的目的。

   三、改善公交服务水平,供市民出行优先选择。

   公交是中长距离出行的大众化交通工具,是小汽车进入家庭后与小汽车互补的主要力量。如果公交服务不能在价格、舒适、准点、快捷等方面大大提高服务水平,赢得市民的普遍认可,那么,小汽车交通的迅猛增加将不可避免。这需要政府下大力气扶持甚至补贴公共交通的经营。

   四、加强支路建设,构建和完善城市路网。

   路不在宽,而在于分布合理,形成网络,才能有效地提高行车速度。把建设资金集中投资在拓宽主干路上是很不明智的,它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交通拥挤问题。无论路再宽、再封闭、设计时速再快,如果路太少,路与路的间隔太大,车都集中挤在有限的几条主干路上,宽路也会变成停车场,修路如同防洪,堵不如导,分流为上。因此,道路规划应当十分重视建设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密度适宜的城市路网,以建设城市道路为主,加强支路建设,形成完善的道路网络。

(提案人:直属支部  闫玉宏)

文章分类: 提案精选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