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随着经济发展和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追求健康的文明生活环境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尤其是对屡禁不止的噪声污染情况的治理十分迫切。《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指出,噪声可以分为工业噪声、建筑噪声、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四大类。
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妨碍人们工作、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据介绍,噪声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就会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引起听力损伤,并逐步发展成为噪声性耳聋。另外,噪音还可对非听觉器官造成危害或导致其他疾病,有关报道,世卫组织分析死于心脏病 、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人中大约3%的病例源于或者长期暴露在交通噪声中造成心理压力过大血压升高心脏病发作。
中山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城市噪声污染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早在1995年就制定了《中山市城镇环境噪声管理规定》并规定市区禁鸣喇叭、住宅区内禁止使用电锯、电钻、电刨、鼓风机等,现状是交通噪音处处可见,如公交车发出的刺耳刹车声小汽车、摩托车的喇叭声,工业和生活噪音时时存在,如分布在城区各街道和商住楼下的饮食娱乐业和五金业的门店、加工场以及空调机发出的影响生活的噪声等。声环境污染问题和扰民现象比较突出。
环境声污染问题投诉不少,,但是解决起来确实有“两难”:取证难、执行难。
取证难:如饮食娱乐业和酒吧、网吧制造噪音往往在深夜;五金业的门店、加工场造成的噪音环境污染更不定时,有生意时便有噪音,环保人员上门时却一片安静。因此,要取证全靠反复出动,多次伏击。
执行难:按环保法的规定,县级环保部门只有罚款3000元至10000元的权利。一些制造噪音的单位宁愿罚款也不愿治理,因为治理费用可能会比罚款更多;有的噪音制造者,连环保审批手续都没有办理,却领到了工商营业执照;尤其是“城中厂”、五金业的门店、加工场造成的噪音环境污染,涉及到搬厂、就业、资金等诸多问题,暂无有效解决办法。
还有很大一部分市民不知道如何维护这一权益。也就不能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缺少良好的社会气氛。
办 法
1.建议设立便民的服务台。110、119、122这三个涉及公共安全的专项报警服务台的社会服务窗口深入人心,并成为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救助危急的社会保障和服务机制,进而达到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提高政府机关办事效率,提高城乡管理水平的目的。噪声污染的治理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中山的环保投诉电话跟普通电话没什么区别,记忆与使用起来都不便民,处理的投诉也不不如上面的这些服务及时。全国的环境污染投诉电话12369都是电话录音,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而且不是能及时得到处理。
2.建议设立噪声污染标准的认知渠道,加强全民对噪声污染的重视的教育。如设立一个环保展示中心,对噪声级别进行演示,使得全社会都来参与环境的治理。
3 利用先进技术与的设备建立对噪声环境长期有效的监控体系。探讨研究是否可以利用像交通违章摄像的方法对声源进行跟踪监控,做到处罚有据,管理高效。
4 增大人力配置,加强噪声污染管理力度。平时巡查监督十分重要,我们常常看到交通警察对违停违章的处罚事件,却很少对噪声污染方面的流动监管,不定期的检查将是简单有效的办法。
鉴于治理噪音污染是一个带有长期性、艰巨性的社会系统工程,环保、工商、公安、社文办、城管等各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相互配合。为建设和谐美好的文明中山积极努力。
(提案人:科技一支部 王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