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民以食为天。吃很放心、吃得安心,关系到百姓的身心健康。看过每周《质量报告》的人们都知,许多进入百姓口里的食物,全玉其外,败絮其中,例如浸过农药的咸鱼、红心鸭蛋、有毒大米、瘦肉精猪肉、苏丹红辣椒酱等,听得毛骨悚然。这些无良奸商都是用化工原料作佐料,使这些食品的外表非常好,以欺骗消费者,使许多消费者上当。误吃了,轻则慢性中毒,重则伤害身体,更甚者会伤人性命。工商部门应该成为百姓口里的第一道防线,让中山菜篮子更“绿色”。
办 法
1、制定食品安全的准入制度。
让要进入中山的各种食品,尤其是百姓常吃的食品,实行准入制度,对食品质量、制作、来源等进行评估合格后,方能进行市场或商场。
2、加强检查,制定检查常规。
工商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检查机构,加强每天对农贸市场肉类、蔬菜的检查,以及对超市食品的抽查,包括过期变质食品、含有工业原料的食品等,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把损失降到最低,并通过各种媒体通报。
3、加大处罚力度。
对使用有毒和致癌物质添加到食品的不良商人,一经查实,媒体通报,取消他(她)经营食品的资格,更重要的是对他进行经济处罚,追究刑事责任,让制造伪劣食品的奸商无翻身之日。。
4、建立“绿色”菜篮子基地
发展中山无公害蔬菜产业,使绿色“蔬菜”基地化、产业化,规范菜农使用的农药,严禁剧毒农药进入蔬菜产场;对饲养业的添加剂严格检查,杜绝用激素和瘦肉精喂养家畜和水产等。
5、建立奖励制度。
鼓励人们积极发现食品的安全隐患,给予奖励,这样可以多种渠道,更广泛地发现“不安全”食品,从而减少对人民的伤害。
食品安全、安全食品,关系千家万户,我们政府更应把食品的安全纳入到日常工作,只要我们抓好细节,全民动员,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相信中山人民“心福”“口福”。
(提案人:科技一支部 段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