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等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家庭教育虽然是个体行为,却脱离不了社会的大环境。为了了解社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教育方法以及社区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帮助社区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创建良好的社区家教环境。我们深入社区居委会、社区学生家庭,采取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社区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我们发现:
一、家庭基本情况有喜有忧。社区家庭经济基础普遍较好,这为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家长整体素质不高,难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
二、家长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但多数家庭教育存在误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父母的重视。我们了解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是比较重视和关注的。但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偏重于学业,而对子女的生存技能、业余爱好,为人处事、言谈举止,心理素质、思想品德教育关注较少。
三、家庭教育方式单一,家长常感力不从心。相当比例的家长平时不能尊重和信任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不能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能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他们的教育方式是说教型,一方面惊呼“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如今孩子太难管”,但另一方面则是很多家长平时只顾自己应酬,不注意学习家教知识。
四、家长与孩子的有效交流是共同面临的难题。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甚至引发心理问题。
五、社区家庭教育活动开展举步唯艰。在与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家长对社区组织的家庭教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家长的参与是看工作人员个人的面子,有的家长认为社区开展家庭教育系列是搞形式、玩花样,可信度不高。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经费。而目前很多社区经费都很紧张,有关部门没有把社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工作人员连正常的工资开支都得不到保障。社区缺少专职家庭教育辅导员,家长对社区所开展的家庭教育活动信任度不高,活动开展困难重重。此外,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家长学校”名存实亡,家庭教育社会大环境较差,使得教育没有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向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充分有效地延伸和拓展。
办 法
一、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一是构建完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政府和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仅有初中等教育水平公民的继续教育力度,可以通过办社区居民学校、专业教育证书制度等形式,提升这一层次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使之能够在家庭教育中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教育管理部门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二是深入调研,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新趋势、新规律,着力研究新形势下家庭结构、功能、环境的变化给下一代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科学分析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和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开展家庭道德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形成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实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加强社区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保证社区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方面的经费。四是继续加大青少年假日活动基地等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力度。指导基地广泛开展艺术、体育、科技和语言等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帮助青少年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才干。青少年的校外主题活动也将有适当的增加。活动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
二、社区应该发挥作用。一是应把家庭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和广度,让全社会都关注、关心家庭教育,在社区范围内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二是当好家、校联系合作的“牵线人”这个角色。社区应加强与学校、家庭的合作,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工作,指导和协助家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三是综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家长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家长理论与实践的水平。可以在社区内开展“父母培训”活动,提高家庭教育理论的普及程度。成立“家庭教育学习辅导、心理咨询”工作室,配备专业的兼职辅导老师,为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尤其应加强对家庭功能缺位的孩子的心理辅导,以满足他们对爱、关心的需求,矫正他们的性格缺陷。提高社区家庭教育的信任度。目前,家庭教育的开展对于家长来说还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法或典例,应组织教育专家或社会力量围绕家庭教育话题多组织一些内容丰富生动的活动。与本市相关单位联合,成立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命名一些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点,成立家庭教育研究会等机构。同时,在本市建立和加强4支家庭教育队伍:一是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由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和儿童保健等方面专家组成;二是专职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向街道办事处选派社区教育助理,专门负责社区教育工作;三是社区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主要由大学生组成,与贫困家庭儿童结成对子,开展义务家教服务;四是继续发挥“五老”队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用,深入社区向家长和儿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使全市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家庭教育组织网络和专兼职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队伍,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家长应该转变理念。家长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学习内容不仅包括教育理论知识,还应包括做人的道理。学习途径很多,包括家庭教育类书籍和报刊、网络、专家家庭教育讲座等。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起到楷模的作用。要学会对孩子鼓励和表扬,强化孩子的优点。对孩子成绩的及时肯定,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无形中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会不断地做好。多参与孩子的活动,不仅要参与孩子的学习,还应更多地与孩子一起进行其他活动。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情关系,与孩子多了解、多沟通、多探讨,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为孩子创建“智力背景”。
四、学校应该大力配合。要切实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首先,重视“家长学校”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要针对本校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重视家长教育行为和教育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推行家庭教育行为公约,从多个方面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从小处着手,却又能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再次,重视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指导。同时,学校要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重视与家长沟通方式的研究,变相互依赖为相互依存,变相互埋怨为相互理解,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要重视通过组织的活动充分发挥家长教育力量的作用,达到共同育人的效果,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提案人:民盟中山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