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精选  >  关于按编制标准配齐配好我市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的建议
关于按编制标准配齐配好我市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的建议

发表时间:2006-06-10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348

理  由

 

   由于市政府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近几年对教育投资越来越大,中小学的基本设施建设、教学硬件、软件配备也越来越完善、先进,我市的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高考、中考, 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去年我市已被评为省教育强市,总体形势非常好,但仍有一个影响我市教育持续高速发展的问题:教育缺编情况较为严重。

   2005学年我市公办中小学共有中小学生30多万人,实有在编在册教职工15004人;市编委核定我市2004学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16141名,缺编达1137人,预计2005学年教职工编制下达后,缺编人数将达到2000多人,缺编率将超过12%(2005学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尚未下达)。

   教职工缺编较多的情况主要出现在部分镇区学校。以2004学年为例,核定各镇区教职工编制总额为14636名,但镇区实际使用编制总数只有13059人,缺编1577人,占镇区编制总数的10.77%,其中缺编超过10%的镇区就有12个之多。

   造成缺编数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历史遗留问题,我市编制10多年来一直较周边地区偏紧,二是部分镇区、学校担心近年学生入学高峰期过后教职工出现过剩,因此聘用代课教师来顶替在编在职教师;三是部分镇区为了节省人员经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受缺编制约,部分镇区不能积极为学校配齐编制,造成教职工工作量与收入不成正比,加重了教师工作的负担,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职工身心健康。有的小学教师一天要上6节课、多门课,批改大量作业。有的教室学生多达70多人,气都透不过来。一些教师工作负担太重,长期超工作量,每天疲于奔命,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和调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更难有充裕的时间参加继续教育。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学校连正常的教师编制都不能保证,教育改革,教育质量从何谈起。学生不能均衡地享受应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体现出教育不公平,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我市教育持续高速的发展,影响我市教育强市的成果,这是与我市经济发展速度决不同步的。这一瓶颈问题希望得到市政府、市人事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们建议逐步配齐配好我市教师队伍,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我市教师队伍,使中山子弟均衡地享受优质教育。当然,此提案办理会有一定难度,需要更多的教育投入,但如果问题积累到以后再来处理,办理难度将更大。

 

办  法

 

   一、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编制管理,配齐、配好中小学教师队伍,保证学校每学年人员经费按时足额核拨,加强对编制管理的督政力度。

   目前,我市的中小学编制管理是比较科学和完善的,关键问题在于要在按照学校的层次、等级、学生人数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到校的基础上,按足编制配齐配强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缓解教师缺编问题,这里涉及到认识问题和经费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编制管理的督政力度,市府办、市编办、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定期对各中小学的人员编制使用情况及人员经费核拨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作为镇区领导考核的内容之一。

   要保证学校每学年人员经费的按时足额核拨,同时明确学年需增拨的中小学人员经费应从8月份开始计拨。进一步完善2003年制定的《中山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加强落实镇区严格按照市定编制配备教师,建议放宽《中山市中小学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试行)》中关于缺编经费只能按不超过本单位教职工编制总数的6%的人员经费下拨给学校包干使用的限制,确实暂时未能按编制要求配齐教职工的,人员缺编经费也必须全额划拨给学校,由学校用作教职工超工作量补贴或临时聘用人员经费。

   二、增配中小学继续教育附加编制。

落实《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中关于“适当增配教师进修编制,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规定,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附加编制按一定比例核定到校,为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三、请市人事局、编委办,根据正常教师编制标准,配齐我市教师所缺编制。

(提案人:民盟中山市委会)

文章分类: 提案精选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