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中山一中是有一百年历史的老校(2008年为百年纪念),海内外校友对母校有深厚的感情,但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旧初中部(即老校址)的建筑经多年改建,目前只剩下一座能使老校友回忆起当年求学岁月的钟楼了。校友对母校的感情,很大程度上是寄托在自己当年的师长、学校的环境上面的,如果把初中部也迁到新址,原钟楼的遭遇不知如何?如果能在新址“克隆”一座钟楼,恐怕能够给校友一个美好的回忆,增强对母校的感情,这也是统战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种“建筑克隆”是有先例的,中山大学当年校址在广州石牌印里有一个“国立中山大学”的牌坊,但上世纪50年代中大迁到河南康乐园(原岭南大学校址)后,中大的牌坊不能迁起,直到本世纪初年,在现中大校址克隆了一座新牌坊在中大北门,气势非凡,对于校友也是一个很好的纪念。
办 法
请设计人员研究钟楼的建筑结构,设计出新的钟楼。这座新钟楼在建筑外观上与旧钟楼一致则可,比例可适当放大,以使教室容量适合今天的要求(中大新牌坊比原来的大些),层数也可以增加(原为两层,上加一个纪念亭)。
(提案人:市一中支部 区社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