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精选  >  【2022盟市委集体提案三】关于加强乡村人力资本开发,助力中山乡村振兴的建议
【2022盟市委集体提案三】关于加强乡村人力资本开发,助力中山乡村振兴的建议

发表时间:2023-02-06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4377

中山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

建议第131015号

内容: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中山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4万元,到2027年要力争达到5万元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显得特别重要和紧迫。

人力资本是经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能胜任某种复杂劳动的劳动力。教育、职业培训、卫生健康、劳动力迁移是形成人力资本的几种主要途径。学历是一种向用人单位传递能力高低的信号,有助于减少用人单位甄别人才的成本。学历还是一种能力提升的途径,要获得文凭,就需要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提升能力。因而高学历通常能获得更高的报酬,尤其是进入职场之前的起点工资,更是如此。

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20年广东省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及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大学本科平均月薪(中位数)为9,272元,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平均月薪(中位数)只有4,025元。有研究显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农民的教育投资对其收入的正向影响最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短期内教育投资每增加1%,农民收入将增加46.6%;长期内教育投资每增加1%,其收入将增加57.6%。

根据第五次农业普查结果,2016年中山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87903人,其中,未曾入学人员占4.4%,小学文化程度占41.3%,二者合计占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比重高达45.7%。文化程度偏低制约了“可行能力”的提高,使劳动力在职场中竞争力不足,只能依附于附加值低的第一产业进而导致收入偏低。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文化与技能素质,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从普通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的客观要求。

办法:

一、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乡村振兴工作首要位置

(一)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市农村人力资本开发领导小组,将人力资本开发放在乡村振兴首要位置,深化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等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建设,依靠人才队伍推动中山乡村振兴。

(二)制订乡村人力资本开发实施意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推动我市乡村振兴迈进全国第一方阵”为目标,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参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我市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统揽乡村振兴人力资本开发工作。

二、广泛动员,政校企多方参与,协同发力

(一)摸准情况,建档立卡,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农村村委会作用,结合第三次农业普查(2016年)和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结果,对我市农村低收入人口分收入、分地域、分年龄、分职业、分文化程度建档立卡,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提高人力资本开发精准性。

(二)多方参与,协同发力。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活动,由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企业、培训机构、行业协会、职业中介等,以“学习+培训+就业”为主线,多方协同发力,凝聚工作合力,形成政府、社会、高校、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格局。

(三)完善各层次乡村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银行、学校等相关机构,运用财政补贴、财政贴息等政策手段,建立完善覆盖乡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含中职)、本专科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提高助学贷款标准,有效缓解“因学致贫”问题,促进乡村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与职业需求对接的精准性。整体提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强保安、保健护理、畜禽疾病防治、乡村医生等紧缺职业的技能培训,增强职业培训与岗位技能要求对接的精准性,形成全覆盖、广资助的人力资本开发新模式。着重解决45岁以下中青年农业经营人员就业问题,增强其通过职业技能获得工作和收入的能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三、着力培养现代职业农民,发展壮大富民兴村产业

(一)着力培养现代职业农民。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强化动态监测、精准施策、责任落实,平稳有序推进政策和机构队伍有机衔接。

(二)发展壮大富民兴村产业。紧密对接乡村资源环境和产业实际情况,与茶旅产业、特色农业、特种养殖、苗木种植、生态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有机结合,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市场”营运模式,发展壮大富民兴村产业,由点及面带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章分类: 提案精选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