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精选  >  【两会民盟声音】民盟市委会:关于加强中小学法治警示教育,预防校园欺凌事件滋生的建议
【两会民盟声音】民盟市委会:关于加强中小学法治警示教育,预防校园欺凌事件滋生的建议

发表时间:2025-03-05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59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破坏校园和谐稳定,引发全国广泛关注和热议。2024年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活埋同学的恶性事件,更让人们深刻反思青少年教育、校园安全以及法治意识的重要性。2024年4月26日,教育部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对所有中小学校的学生欺凌情况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为建立预防校园欺凌事件滋生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校园欺凌是全国性问题,中山的情况与全国情况大体相当,因此中山也应重视校园欺凌的新趋势新特点,聚焦难点弱点,建立长效机制,更好地落实未成年人的保护,发挥好教育和警示作用,积极筹划如何应对此类事件,有针对性有前瞻性地开展好此类工作。为此我们建议:

(一)转变传统说教式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结合青少年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警示教育学习。一是开发校本教材: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发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的法治警示教育校本教材。二是开展主题活动: 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辩论赛、法治情景剧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三是开展实地体验学习:参加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拘留所等司法系统力量的旁听和接受现场警示教育,以案例强化法治警示教育。

(二)加强警示教育师资力量。一是加强教师培训:组织开展法治警示教育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二是构建校级交流机制:全市中小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反校园欺凌的相关交流座谈及研讨会,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法律法规及干预策略。

(三)完善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一是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应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法治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二是整合社会资源: 加强与司法机关、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合作,邀请法律专家、心理咨询师等走进校园,开展法治讲座、心理辅导等活动。

(四)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机制。全市各中小学应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干预欺凌苗头。制定校园欺凌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欺凌行为。对受害者进行长期的跟踪回访,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成长情况,确保他们能够得到持续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文章分类: 提案精选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