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精选  >  【两会民盟声音】民盟市委会:关于推动残障人士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建议
【两会民盟声音】民盟市委会:关于推动残障人士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建议

发表时间:2025-03-05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3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山市有持证残疾人3.14万人,涵盖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及精神等多个类别。近年来,中山市持续推动残障人士友好型城市创建工作,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普惠,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山市通过推荐残疾人就业补贴、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等政策鼓励,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助力残疾人就业。然而在服务覆盖面、无障碍设施实用性、就业支持力度、专业服务人才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与改造无障碍设施

制定统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标准,确保改造工作有章可循。对我市主干道、次干道以及人行道进行系统排查,确保盲道连续、无破损、无障碍物阻挡,并与公共场所的无障碍通道无缝衔接。在商场、超市、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入口处应设置足够宽度的无障碍通道,内部电梯确保可达各楼层且按键标识清晰,卫生间配备无障碍专用间,安装扶手、紧急呼叫按钮等设施。

(二)数字技术赋能无障碍环境建设

利用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将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智能辅助设备投入到无障碍环境建设当中,以“网格化+数字化”模式建设智能化无障碍城市。开发专门的无障碍地图应用程序,标注出无障碍设施的位置、类型和使用说明等信息方便视障人士等出行,进一步激发数字技术与无障碍环境建设叠加的“乘数效应”。

(三)推动解决残障人士就业问题

出台更多针对残障人士就业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社区辅助就业项目,在各个社区设立辅助就业基地,承接一些简单的加工、包装任务,让中轻度残障人士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发适合残障人士居家完成的线上客服、数据录入等工作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鼓励中高等职业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开设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开展理论研究、国际交流和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无障碍服务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文章分类: 提案精选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