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市的绥江、大关、盐津、永善四县是我市结对帮扶点。为打赢精准扶贫这场硬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调集各方资源,推动扶贫工作开展。为响应市委号召,民盟中山市委会积极参与到这场扶贫战役中来,利用中山爱兰基金会委托的年度扶贫助困资金,助力扶贫攻坚。在去年捐助绥江县31.95万元赈灾扶困款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支持大关县开展扶贫工作。为此,民盟中山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段亚平、原主委马志刚和中山爱兰基金会执行长王策女士3人考察组,于6月11日至13日赴云南昭通市大关县开展扶贫调研。
大关县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地处昭通市腹心地带,是出滇入川的咽喉要道。全县国土面积1721平方公里, 28.66万人(外出务工就业超过9万人),有苗、彝、回等21个少数民族,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32.6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亿元、支出21.8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216元、9099元。全县有82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48个,贫困户26721户11.37万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为41.8%;截至2018年底,已出列贫困村29个,还有53个贫困村,贫困人口9116户3636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3.4%。计划于2019年全县整体脱贫摘帽。
6月11日上午11点多,考察组一行到达昭通大关县。下午即在中山派驻大关县扶贫小组组长,挂职大关县委常委、副县长唐国伟和大关县残联主席邓书凤等同志的陪同下开展走访调研。这次走访对象聚焦残疾人及其家庭。该县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6867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3824人。因住户分散,山高路远,增加了调研难度。至6月12日中午,共访问了木杆镇甘顶村、翠华镇金海村、黄莲河村、翠屏村等4个村的8户残疾人家庭。考察组一行仔细询问这些残疾人的家庭和生活,了解他们的困难情况,对怎样精准帮扶也形成了初步的思路和方案。
通过调研和商议,中山爱兰基金会初步意向捐助32万元,作为大关县助残扶困专项资金,由大关县残联制订出台具体资助方案,并初订于7月中旬在大关县举办捐赠仪式,将善款发放至受助家庭。
6月12日下午,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挂职昭通市委常委、副市长蔡宏会见了考察组一行。蔡常委通报了中山市对口帮扶昭通市的工作情况,感谢中山民盟和爱兰基金会对昭通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
(供稿:民盟中山市科技一支部)
盟市委原主委马志刚(左一)、专职副主委段亚平(右一)逐家逐户走访调研
执行长王策(右一)代表中山爱兰基金会参与考察
深入了解昭通大关县贫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