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民盟首页 > 盟员天地 > 盟员风采  >  王世勋:通过体育教学“立德树人”
王世勋:通过体育教学“立德树人”

发表时间:2015-04-21

扫描本文二维码

二维码
700

 ——记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市侨中体育老师王世勋

 

   在 “中山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的队伍中,不乏教师的身影。王世勋,来自市侨中的体育老师,从事体育教学22年,在他多年的教学探索中,体育不光是练练技术,强身健体,更是一门立德树人、富有魅力的课程,从而刷新了人们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到如今,王老师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光让学生受益良多,还经由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中山市名教师工作室得到广泛的推广。

 

  ■教学22载,赋予体育课新内涵

  王世勋生于河南,毕业于河南大学。“由于早产,从小父母鼓励我多运动,在田野里蹦跳、捉迷藏,发展了我的体育特长。”王世勋说,这段经历为他往后长达22年的体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中山后,他将自己青春岁月挥洒在黄圃理工学校。十年磨一剑,在黄圃的十年工作经历,发展了王世勋的教学理念。当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调皮。“但有一样东西是大家都喜欢的,运动、打球。”王世勋说。他采取自主式的教学,以赛带练,通过组织比赛强化训练。每一场比赛有准备、练习、对垒,也有拉拉队、簇拥与掌声,他还找资料、视频让女学生练习跳舞,为比赛助阵,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最需要舞台,需要被关注。”王世勋说,他在体育教学中所做的就是“指路、搭台、鼓掌”,通过组织体育运动,调皮的学生们逐渐团结起来,有了凝聚力。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他意识到体育可以做更多事情。

  “我发现体育的内涵太多了,它是一种很好的教育途径,也是人生最好的课程,而原来我们所理解的体育是那么狭窄的概念。”王世勋将自己的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将体育与智育、德育融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体育教学风格,给体育赋予了新的内涵,运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传经授道,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让王世勋真正见识到体育教学的魅力是在2008年-2012年,当时他被任命为中国妇联“让我玩”项目核心培训师,并将这个项目引入中山,4年间在中山55所外来工子弟学校展开系统的培训。这个公益项目在于通过足球运动,解决外来工子弟没有归属感、不能很好地融入当地的状况,活动让20余万孩子受益。王世勋说,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孩子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脸上洋溢的笑容,是运动打开了他们的心。他不禁感叹“原来体育有如此强大的社会功能”。随后,他主笔撰写的课题报告 《发展社会体育事业,促进幸福中山建设》被选为中山市政协重点提案并获大会发言。

  另据了解,作为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山市名教师等称号。王世勋在中山培养了30多名骨干教师,广东省内培养了40名骨干教师。

 

 

(来源:2015年4月20日 中山日报《第七期 “中山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风采录》)

文章分类: 盟员风采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