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岐中学支部 王 敏
德兰修女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
德兰修女出生在意大利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但她抛弃了富裕和舒适的生活,毅然决然地只身来到印度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受苦受难的人们。
她曾得过诺贝尔奖,但她把奖金全部都捐给了慈善机构及用在救济贫病交迫的人身上。她自己死后,身上没有留下一分一厘。她多么的美,她多么的无私和伟大,她的灵魂多么的高尚啊!
记得德兰修女曾经说过:“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的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德兰修女并没有英国戴安娜王妃的绝代风华。她的个子小,相貌也平平。然而,她有的是一颗美丽的心。戴妃在安全设备十足的医院里跟艾滋病人握手,会有人拍下照在报上登载,让人歌颂她的爱心;可是,德兰修女却不知多少回在肮脏、污秽的街道拥抱那些患皮肤病、传染病、甚至满身脓疮的垂死病人,把他们带回自己的住处,照顾他们,安葬他们。
德兰修女的每一句说话,没一个行动,无不渗透着她对底层弱者的关爱与怜悯。她常说:给无家可归者一点钱,给饥肠辘辘的流浪者一顿饭或一条面包、一瓶水,带患病的孤儿到医院看医生……在寒冷的冬天,给露宿者送上御寒的衣服和被褥等等。送上这些爱心和温暖,要比慈善金更令他们高兴呢!
因为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啊!
有一次,德兰修女路过一个又脏又臭的垃圾堆,看见一个生命垂危的病童,她立即弯下身去抱起他,抚摸他,并给他一个亲吻……病童对着她微微一笑,然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这个哀伤感人的一幕,至今我的心情仍很沉重,久久不能平静。其实,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呢!
是的,世间万物即使是柔弱如一株小草者,如能善待之,且能有开花结果之回报,何况万物之灵之人乎?正如德兰修女所说的那样,能为弱者付出一点爱,这是一生最大的快乐。
虽然生命不能永恒,但爱心和毅力却是永恒的。让德兰修女的那股爱心和毅力穿过历史的幽长隧道,宛如潺潺的流水一样,在人们的心中生生不息地流淌着,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吧!
德兰修女去世后,印度政府和人民为她举行了国葬,千百万人都在悼念她。
她点燃了弱者珍视人生 珍惜生命之火
她让在困境中的人们看到一缕缕阳光
她让弱者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她永远是善者的楷模
德兰修女 我们爱您